长安,就是屈突通将洛阳治理的“只知有秦王,不知有朝廷”。
魏仁浦以屈突通自许,深意为何,智者自知。
魏仁浦的话,让赵德秀有些歉意。
近月来天气寒冷,魏仁浦身体感染了一些风寒。
这几日魏仁浦刚养好身体,就要西行替他去坐镇洛阳。
看到赵德秀脸上的歉意后,魏仁浦不以为意。
“太平之日渐近,老臣充满干劲。”
魏仁浦的意有所指,让赵德秀大笑起来。
赵德秀扶着魏仁浦坐下,随后说道:
“老师想来说的是众将请辞一事?”
赵德秀的机敏,让魏仁浦满意的抚须微笑。
自那一夜后,慕容延钊、石守信、张永德等大将,就陆续上书“告病交权”。
见众将并未食言,赵匡胤很是高兴。
赵匡胤履行承诺,一方面同意众将的请辞,一方面对众将大肆封赏。
近来这一事,在开封城中闹得沸沸扬扬的。
常人最多看个热闹,以魏仁浦的老辣,却是看出这一件事背后的不简单。
见魏仁浦有所猜测,赵德秀将那一夜的情形,一五一十说了出来。
听完赵德秀的讲述后,魏仁浦心中震惊,久久无法言语。
良久后,魏仁浦方才开口赞道:
“唐末以来,兵权变更必有屠戮。
今陛下与殿下杯酒释兵权,一举扭转五代恶习,这一事势必传唱千古。”
面对魏仁浦的盛赞,赵德秀回应道:
“千古之事太远,吾只知,待诸将离京后,中原再无人能抗衡中央权威。”
为何要在年初,就行杯酒释兵权一事?
关键就在于,朝廷将开展“罢节度使支郡”一事。
而要想成功开展此事,朝廷首先要做的是,将禁军完全掌控在手中。
朝廷指的是,天子与晋王。
为达成这一目的,慕容延钊、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必须罢除。
之所以要针对这几位大将,在于他们在禁军中威望深重,不同于其他将领。
兵权是一种概念,并不单指一个军职,或一块虎符。
在军中的个人威望,亦是兵权的体现。
虽说目前论个人威望,慕容延钊、石守信等人已比不上赵德秀。
纵算他们在禁军中作乱,有赵德秀前去镇压,很大可能可以控制住局势。
但军队是猛兽。
事后能不能控制局势是一回事,重要的是事先要杜绝作乱的可能。
魏仁浦是知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