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现象,足以证明周行逢在武平国内颇得人心。
遭逢大败,赵德秀可以理解李观象等人心中的悲痛。
但赵德秀见李观象,不是为了听他哭的。
于赵德秀的示意下,帐内宋军用兵刃止住了嘈杂哭声。
利刃交颈之后,李观象一下子忘记悲痛,连对赵德秀拜道:
“王上有何吩咐?”
今日一战,除去衡州的杨师璠所部外,武平主力基本尽丧。
李观象深知,纵周行逢未死,武平国亦大势已去。
五代中的忠诚,大多是有底线的。
见李观象表露出投效之意,赵德秀方才满意。
今日所俘武平将领颇多,然这些将领大多是听命行事之人,对武平国无多大影响力。
唯有李观象,实为武平国相,接下来用处颇多。
看向李观象,赵德秀问道:
“周保权在何处?”
周保权是周行逢独子。
虽说周行逢很可能战死,但武平国不是南平国,以周行逢在武平国内的影响力,难保不会有一些将领,想着拥立周保权继续负隅顽抗。
例如那杨师璠。
见赵德秀问起周保权,李观象面有不忍。
可再感谢周行逢恩德,眼下小命不保,李观象哪还顾得上那么多?
“周保权在潭州。”
得知了周保权的下落后,赵德秀就命人将李观象等人给带下去。
等帐内无旁人后,赵德秀正欲让呼延赞将潘美唤来,不料他却发现呼延赞正专注的,盯着自己身体看。
这一幕,让赵德秀好奇心顿起:
“你在看什么?”
听到赵德秀的询问后,呼延赞将目光从身体上移开:
“末将在寻思,该将祝融神像纹于何处。”
呼延赞的这句话,让赵德秀愈发不解。
“你祖上是祝融氏?”
赵德秀知道呼延赞,有爱纹身的个人爱好。
但以往呼延赞喜欢纹字,很少纹图案。
对于呼延赞的变化,赵德秀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猜测。
见赵德秀误解,呼延赞连忙道:
“非也非也。”
“是梁老将军说,王上一火定北,一火平南,有祝融之风。
某是王上亲随,身上岂能无祝融神像乎?”
呼延赞的回答,让赵德秀直接一愣。
他这一刻终于知晓,为何梁延嗣能侍奉数代高氏君王而荣宠不衰了。
洞庭湖一战的军情,如野草般在武平国内迅速蔓延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