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见帐内无旁人,便对着赵德秀拱手进言道:
“太原王率军亲临荆门,真只为借道乎?”
听到潘美的询问后,赵德秀饶有兴趣地看向他道:
“仲询有何佳策,不如言之。”
说完后,赵德秀便示意潘美坐下。
待坐下后,潘美连忙说道:
“高保融新丧,高保勖继位后,又醉心声色,不理政事,引得国内大臣多有不满。
南平国人心不稳,几成鼎沸之态。
另前日观荆门守军作态,可知在南平国内,太原王威势深重。
末将窃以为,当下正是我军谋取荆门的大好时机。”
潘美说的这些情报,皆是他先前在南平国内实地调查得到。
潘美的话,让赵德秀笑道:
“仲询之言,吾岂能不知?
我军拿下荆门,并非难事。
然荆门一丢,高保勖会更加惊恐,或会死守江陵。
江陵是坚城,拔之或许不难,却会消耗我军士气。
另外高保勖为求自保,定会寻求周行逢相助。
届时两国合兵,屯驻江陵城下,形势对我军就会不利。
荆门归属,在吾一念之间,无须着急。
吾所图者,在于江陵。
我军初入南平,高保勖对我军忌惮颇深。
当下我军首要之务,便是要降低彼之戒心。
待彼戒心消散之际,方是我军之良机。”
赵德秀此话一出,潘美提着的那颗心,渐渐的放了下来。
观赵德秀置荆门于不顾,潘美还以为,他入南平真只为借道。
这一猜测,让潘美有些不安。
身为王师,大义名分不可或缺。
然身处乱世,大义名分最大的用处在于遮羞布。
身为一军主将,自不能真奉大义为圭臬,而对战事束手束脚。
赵德秀不怪潘美有所误会,毕竟两人的相处不算深,潘美不太了解他。
了解他的人,是不会有这层担忧的。
自他率军入荆门那一刻起,南平国的灭亡,已进入倒计时中。
心情变轻松的还有高保寅。
当回到江陵城中后,高保寅第一时间来拜见高保勖。
在高保勖面前,高保寅力证赵德秀之心志。
“王上放心,太原王此番率兵入境,是忧心周行逢,并无他图。”
高保寅的话,让高保勖惊惧的情绪缓解了不少。
高保寅是他亲兄,总不可能帮赵德秀来骗他。
见高保勖的脸色有所好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