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仁瑀的话,引得了众将的附议。
数万大军囤聚襄州,灭国之战一触即发。
高保勖以为他不借道,就能阻止这一战吗?
在众将附议时,潘美说道:
“南平可伐,然需先找个缘由。”
宋军是王师,出师有名是必要的。
而因在先前的檄文中,赵德秀意欲对南平与武平分而击之,并未提及南平的罪行。
所以得临时找个,说的过去的新理由。
好在赵德秀早就预料到这一点。
“我军是王师,不可轻言“讨伐”,不然有损我朝形象。
我军入南平国境,不一定要用讨罪的名义。”
“今周行逢叛乱在即,南平国弱,想来难以抵抗武平军的进攻。
南平是我朝藩属,今藩属国危在旦夕,我军要不要救?”
“另外高保勖是高保融之弟。
依礼制,高保融病逝后,当由其子高继冲继任。
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南平王位,哪轮的到一位王弟继承!
王位传承不依礼制,容易生出内乱。
作为宗主国,这一件事我朝要不要了解?”
赵德秀这话一出,坐在众将中的赵光义猛地抬起头。
不知是不是错觉,赵光义总觉得赵德秀话中有话。
赵光义是有些狐疑,但众将听完赵德秀的话后,则是面露喜色。
还是太原王思维敏捷。
说完后,赵德秀看向诸将:
“外有强敌,内有隐忧,南平国危在旦夕,我军怎能坐视不理。
南平国,需要守护。
传令全军,明日数万步骑,水陆并进,南下荆门。
让高保勖看看,什么叫王师!”
军令一出,诸将顿时慨然起身:
“谨遵王命!”
荆门城,是南平国在北面的重镇。
荆门城中,有着数千南平军。
因南平国一直秉承“事大”原则,很少吸引过中原政权的注意。
荆门城外,已多年不闻兵戈之声。
然今日,荆门保持多年的安宁,将被彻底打破。
当远处的江风带着潮气,朝着荆门城扑来时,城墙上的士卒隐约间,听到了一阵阵歌声。
这阵阵歌声,从北面传来,一开始还与江水流动的声音混成一体。
后随着时间的推移,那阵阵歌声愈发像闷雷般,敲击在荆门守军的心头。
仔细一听,荆门守军无不震惊。
歌声中,浮现着的是属于北地壮士的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