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李存勖,不可学。”
要想避免成为李存勖,重要的是学会分利益。
现任武平军节度使是周行逢。
周行逢在成为武平军节度使后,虽明面上未建国称帝,然在武平军的势力范围内,政令、军令自成一体。
大宋初立时,赵匡胤无暇顾及南方。
加之周行逢奉表甚勤,赵匡胤便效周世宗故事,下诏承认了周行逢在湖南一地的割据事实。
顺利成为大宋的藩属国后,周行逢本以为自此高枕无忧。
岂料当建隆元年迈入九月时,周行逢收到了一则消息:
“太原王在淮南,欲征召各藩属之兵,共讨淮南叛军。”
这一则消息,是从南平国传来的。
同为小国,南平与武平向来交流密切。
现大宋使者潘美正在南平国境内,不日就会进入到武平国的势力范围中。
刚听这一则消息时,周行逢的心中就颇为反感。
周行逢并非武平国的创立者,他继承武平国政权的方式,是典型的五代以下克上。
通过这方式掌权的周行逢,在武平国内的根基并不牢固。
若他一旦离开国境,难保境内不会有第二个“周行逢”。
而要是将兵权交给旁人,周行逢更加不放心。
基于以上原因,周行逢下意识地想推脱掉赵德秀的征召。
“太原王正专注于淮南,岂有心南顾?”
心中有这判断的周行逢,在潘美入境后,采取了装病的办法。
潘美刚一入境,就听闻周行逢恰好得病,这事他哪里肯信。
但潘美并未直接拆穿周行逢。
周行逢对潘美,如对蛇蝎般避之不及,可武平国的其他人,却对潘美的到来喜不自胜。
例如衡州刺史张文表。
张文表对周行逢早有不臣之心,今周行逢冷落潘美,被张文表视作一个可替代周行逢而起的良机。
在将潘美接至衡州中后,张文表当着潘美的面,直接控诉起周行逢的“无道”。
“上使不知,周行逢外尊上国,内多诡逆。
今年六月,周行逢旧伤发作,为治愈己身,他竟命人郊祀于天地祈福!”
提到这点时,张文表愤愤不平。
而潘美在听到这一重磅消息后,心中早已乐开了花。
祭祀天地,向来是天子的专属权力。
潘美知道张文表对他谈及此事的深意。
“谣言之事,不可尽信。
若非谣言,吾当回禀太原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