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料田重进话音刚落,赵光义就开口说道:
“我军应速取扬州。”
赵光义这话一出,田重进脸色一变,他正想出言阻止,有一人却公开表示支持。
“东海郡侯所言正是。”
出言的这人,正是王全斌。
王全斌出身将门,早年担任过唐庄宗李存勖的侍卫。
虽历经数朝,王全斌争战多有胜利,可却一直得不到大的升迁。
这主要是在于王全斌贪财,喜欢贪墨军队的“救助金”。
这一点性格缺陷,让很多君主明知王全斌有才却不敢大用。
显德年间,赵光义发现了王全斌的才干,他数次求请赵匡胤,才致令王全斌有机会进入禁军中高层。
感念于赵光义的帮助,王全斌才渐渐成为他的人。
听到王全斌出言附和,田重进劝阻的心迟疑了会。
就在田重进迟疑的空档,又有一位将率出言支持赵光义的看法。
“若叛军主力皆在扬州,寿州、濠州的确无关紧要。”
说这句话的人,是潘美。
潘美这次出征是赵匡胤的有意安排。
赵匡胤知晓潘美有帅才,故想让他来淮南征战积累些战功,日后好大力重用。
听见潘美支持起赵光义,田重进就默默不再言语。
因田重进曾听过赵匡胤夸赞潘美,他是不会妄言的。
至于潘美会认同赵光义,不是在于他是赵光义的人,是他根据自身军略做出的判断。
当然这一判断有前提:“叛军主力皆在扬州。”
潘美抬头看向赵光义询问道:
“郡侯的情报可准确?”
赵光义自然亦知道,赵匡胤对潘美的看重。
有心拉拢潘美的他,笑道:
“仲询请放心,吾的情报不会有错。”
说这句话时,赵光义充满了自信。
赵光义有理由自信,因为这一则情报,是翟守珣递送来的。
翟守珣是李重进的谋臣。
早在年初时,李重进就想与李筠南北夹击赵匡胤,故派翟守珣北上。
李重进没想到的是,翟守珣并未前往潞州,反而径直前往开封城投靠赵匡胤。
而在赵匡胤的安排下,翟守珣重新回到李重进诋毁李筠,致使李重进错过了南北夹击的最佳时机。
这一桩隐秘,极少人知道。
在赵光义出征前,为保证这次战事万无一失,赵匡胤便将与翟守珣的联络方式告知给了赵光义。
见赵光义出言保证后,潘美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