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子在外,需时常写信报平安,这是一种孝道。
赵德秀是真心将王皇后当做母亲敬重。
放下手中的家书后,王皇后笑着看向对面的李杜若:
“太原郡王,可曾给你写过书信?”
当世的礼教,还未到达后世那般变态的地步。
反而在某些方面,显得格外开明。
例如五代君主,将领,普遍的好人妻
有意男女之间,写互诉衷肠的信,更算不得什么。
王皇后的询问,让李杜若的脸颊自然地泛起几抹红晕。
风气虽开放,然少女害羞却是人之常情。
“回禀母后,偶有一两封。”
李杜若娇羞答道。
虽李杜若尚未与赵德秀正式完婚,然两者间已定下婚约,在名义上李杜若已是皇室中人。
正因如此,自赵德秀离京后,王皇后便时常召李杜若入宫谈话。
王皇后这一举动,是提前为将来做打算。
李杜若的回答,让王皇后不由笑道:
“太原郡王,还不算太过木讷。”
这一点,赵德秀比赵匡胤好上不少,赵匡胤是一心投在功业上之人。
当年赵匡胤在赵德秀生下后不久,就出门远游寻找明主。
这导致赵德昭的出生,比赵德秀晚上好多年。
而时至今日,赵匡胤膝下子嗣皆为嫡出。
以赵匡胤的身份来说,这一现象是极为少见的。
然这一现象,对皇室来说称不上好事。
“此番太原郡王回京后,陛下是定会安排他与你成婚一事的。
身为皇室长媳,为皇家开枝散叶是首要之务。
另太原郡王身份尊贵,日后纳妾是免不了的事,然妾室再多,地位都无法与你相提并论。
这一点你要谨记。”
五代将门林立,许多将门出来的女子,性情可都颇为刚烈。
妻阻夫纳妾一事,并不少见,例如符氏之于赵光义。
当然以赵德秀的身份与性格,他真想纳妾,李杜若是阻止不了的。
然正因赵德秀的身份,他的家庭和睦是攸关国家未来的事。
鉴于以上这点,一心为赵德秀未来考虑的王皇后,认真的提醒李杜若道。
听到王皇后的提醒后,李杜若起身恭拜道:
“夫为乾,妻为坤,乾坤相合,方能万事共济。
我一心唯愿殿下心中大志得尝,其他事不会挂念。”
李杜若的回答,让王皇后脸上笑意愈浓。
她看这位儿媳的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