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熙载众亲信见赵光义自信满满,又联想到赵氏自赵弘殷以来,连出三代将才,心中的不安就消失了不少。
在名将熏陶的氛围中,赵光义的军略不敢保证优秀,但一般水准应当是有的。
心中这一想法浮现后,众亲信纷纷挺身拜道:“愿祝睦州一臂之力。”
见众亲信都再无异议,赵光义满意的伸手挥散了他们。
不料在亲信们离去后,一直在偏厅旁听的符氏坐不住了。
符氏屏退下人,单独来到赵光义面前:
“战场凶险,望官人三思。”
符氏的脸上满是担忧。
符氏不比众亲信,身为赵氏一份子的她,曾听过赵匡胤对赵光义的评价:“熟读兵书,然不知变通。”
符氏是将门之女,她自然知道在军略上“不知变通”算不得好评价。
刚得到众亲信支持的赵光义,见妻子又出来谏阻,他的脸色暗了下来:
“吾身上流淌的,亦是赵氏血脉。
留哥儿能一战成名,吾为何不能!”
想起前线众臣对赵德秀的交口称赞,想起赵匡胤的桐叶封王之举,赵光义心中就满是不甘。
“你可知先前当前线捷报传至京中,魏仁浦等人是如何得意?
你又可知,京中的百姓当下是如何赞誉他的?
吾不服。
吾跟在陛下身边数年,数年!
吾还未封王,他却先一步封王,他靠的无非是军功而已。
吾不能输给他,吾不会输给他!”
在妻子面前,赵光义暴露出了内心的想法。
赵光义面色愈发阴暗,这让符氏的眉头紧皱。
察觉到符氏的皱眉后,赵光义连安抚下急躁的心情,他对着符氏温声说道:
“你无需太过担心。
这一战,吾会求请陛下,让王全斌、田重进等良将协助。
王全斌的才干你是知道的。”
听赵光义这么说,符氏的眉头慢慢舒展开。
王全斌虽个人品德有所缺陷,在军略方面的确无可指摘。
若有他辅弼,征讨李重进一事危险性的确不大。
当符氏认可了赵光义的做法后,她便说道:
“官人放心,夫妻一心,妾身会支持官人的。”
符氏的话,让赵光义脸上露出笑容。
符氏支持,代表着他身后的符彦卿亦会支持。
而他之所以要跟符氏解释颇多,为的便是就是这一点。
这一战,怎么输?
御驾班师的消息,早就传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