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牛山内,空气燥热难耐,到处遍布着干燥的枯木野草。
然望着山道两边陡峭坚硬的岩壁,许多汉军惊恐的心稍稍有了些安定。
这一地势,至少保证了他们的左右两翼是安全的。
当心情有些平复后,关于后方的大致险峻情势,正交口相传下在军中传播着。
意识到后方的致命威胁还未彻底摆脱后,这支身心俱疲的大军,只能再度正式踏上归国路。
伏牛山谷道幽深狭窄,有些路段只能容纳两三位士卒并排前行。
宽窄不一的道路,让大量汉军拥挤成堆,肩甲碰着肩甲。
最难受的是,哪怕太阳西移,天边已渐渐有晚霞出现,然山道里的热气还是如蒸笼般,每一位士兵都被身上冒出的汗水浸透。
进入伏牛山的两万汉军,像被硬塞进竹筒的蚁群般,密密麻麻,交错相杂的朝着前方的谷口走去。
行进过程中,队伍中时不时爆发出的争吵谩骂声,让伏牛山无形中渐渐成为一个火药桶。
在怨声载道中行进的两万汉军,没人注意到崖壁上的树木有些轻微的抖动。
树木的抖动,带起了一些落叶飘下。
落叶飘下后,正好落在一位士兵的肩头,心情烦躁的他以为这些落叶是山风吹落,便不耐烦地抬手拨开。
可他浑然不知的是,在头顶的树木阴影中,正有上千双眼睛,冷冷盯着这条挤成麻花的谷道。
后方队伍中传来的争吵谩骂声,并未影响到驾马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刘继恩。
哪怕局势发展到这一步,刘继恩还是不愿如普通士卒一般步行。
可纵算有骏马代步,免去行军辛劳的刘继恩还是满脸苦色。
他初入潞州时,踌躇满志,想着要建立战功让刘钧对他不再失望。
不料自接掌兵权那一日开始,许多出人意料的情况就不断袭来,将他的雄心壮志慢慢击碎。
想起这段时日来的掌兵过程,强烈的无力感是刘继恩的最大感受。
甚至刘继恩有时会感觉到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大手,正将他当做提线木偶般玩弄。
这一种感觉,随着时日的迁移,正变得越来越强烈。
可再仔细想想,刘继恩就不免觉得这一想法颇为可笑。
若真的存在那一双大手,那双大手只会是属于宋军主将赵德秀的。
可他料敌机先,这可能吗?
一想到赵德秀的年纪,刘继恩轻笑连连。
诚然他之前未曾料到,宋军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,就攻破了己方大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