卿的话后就陷入了思考中。
赵匡胤的思考,被一旁本来默不作声的赵普看在了眼中。
楚昭辅是潜邸旧臣,符彦卿是有功的边疆大吏,正常有着这两位的进言,赵匡胤应当会果断同意才是。
可赵匡胤没有,反而做出一副思考利弊状。
很明显赵匡胤是联想到了,魏仁浦这番高调出宫有可能为的是赵德秀。
身为赵匡胤的心腹,赵普要是这时候看不出赵匡胤释放的信号,那他就不配被赵匡胤那么信任了。
“陛下登基之日,就向天下臣民展示宽仁为怀的至诚之心。
世人都知魏公居于深宫,是为了教导皇长子,并非罪人。
若陛下贸然阻拦魏公出宫,世人会以为陛下是假借教导之名将魏公困于深宫。
魏公的门生那么多,到那时陛下的至诚之心就会被非议。
这对大宋是不利的。”
赵普直接将阻拦魏仁浦出宫一事,往社稷安全的危害上扯。
偏偏赵普这番说辞有理有据,让想反对的人一时都找不出理由来。
赵匡胤听完赵普的话后,不给旁人多加思考的时间,便沉吟着说道:
“则平说的是谋国之言,传令下去,不准任何人阻拦魏仁浦出宫。”
赵匡胤金口一开,殿内就有一名内侍领命而出。
天子无戏言,见赵匡胤都下令了,楚昭辅也不好再说什么——反正出宫的不是赵德秀,倒也可以接受。
延德宫走向宣德门,要经过政事堂与枢密院。
这几日陆续有地方使者前来开封上表臣服。
为了妥当的处理好这件大事,除去一些主官在万岁殿内与赵匡胤议事外,其他大臣都在政事堂与枢密院中忙碌着。
有一些官员更要时不时捧着刚送到的地方奏表,穿梭在宫内的要道上。
魏仁浦自大周初建立,就历任政事堂与枢密院的长官。
现任的二府官员被魏仁浦提拔的不知道有多少,就算那些不是被魏仁浦提拔的官员,往日中也都认识这位宽容平和的枢相
当魏仁浦经过政事堂与枢密院外时,有许多官员就认出了他的身影。
“魏公?那是魏公!”
一旦认出魏仁浦后,不管手中的事是否紧急,大多的官员都要先过来向魏公行礼。
面对那些来行礼的官员,魏仁浦亦一一回礼。
魏仁浦的出现,很快就惊动了在政事堂内办公的范质与王溥二人。
范质与王溥对视一眼后,就齐齐来到堂外看向了那道越走越远的身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