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嘛,有傲气可以理解。
以魏仁浦的影响力与才能,赵匡胤来到他身前,他都有摆一摆谱子的资本。
等来到殿外后,看着殿门缓缓关闭的赵德秀,心中没有多少紧张的情绪。
尽管以魏仁浦的表现来看,他今日能成功拜师的可能性不大,可纵算不能拜师魏仁浦又如何。
朝野上下有才干及影响力的大臣那么多,总有新的老师会来教导他。
况且赵德秀深知他目前最缺的,绝不是教授他治国韬略或经书典籍的老师,而是一位能为他提供一套争储的系统性战略的大才。
这位大才,赵德秀还在苦苦寻觅中。
等赵德秀离开殿内后,赵普对着魏仁浦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,随后又告知了魏仁浦赵德秀已离殿的事。
知道身后的这位中年臣子,是一直声名在耳的赵普后,加之赵德秀已离殿,魏仁浦这才转过身来。
独自面对赵普时,魏仁浦适时收起脸上的气愤之色,他起身正色对着赵普一拜:“久仰则平声名,今日一见,确是风度过人。”
魏仁浦知道赵普是赵匡胤的谋主,赵匡胤这番能兵变成功,赵普在其中定然居功至伟。
虽说赵普帮助赵匡胤夺取了大周的社稷,然乱世中各为其主很正常,魏仁浦不是一位卫道者。
佩服赵普才能的魏仁浦离开身前书案,请赵普坐到殿内的一处茶几旁,亲手为赵普泡起茶来。
看着与方才截然不同表现的魏仁浦,赵普想起了之前听闻的他人对魏仁浦的评价:“清静宽容,与人为善。”
这才与传闻中的魏公形象相符嘛。
待魏仁浦与赵普齐齐坐在茶几旁后,在等候泉水烧开的空隙时,赵普率先开口说道:“魏公放心,那日的事绝不会传到任何人耳中。”
听到赵普这么说,魏仁浦正在忙碌的手微微停顿下。
保证事传不出去,那么他魏仁浦的数十年清名就不会受到大的损害。
而身为重臣多年的魏仁浦知道,有能力做出这番保证的,唯有赵普背后的赵匡胤。
“大宋天子今日派你来做说客,是想老夫为他效力的吗?”
魏仁浦顿时做出了一个合理的猜测。
往昔赵匡胤作为殿前都点检,而他则是枢密使,一人负责掌兵一人负责调兵,二人对彼此可谓都有着一定的了解。
诚然赵匡胤夺取大周天下的方式不光彩,但魏仁浦心中是认为赵匡胤成为天子后是能有一番作为的。
或许赵匡胤能继承世宗的遗志,将天下百姓彻底拯救出数十年沉沦的无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