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知道北大的食堂好不好吃。”
“我听说他们的包子贼香。这要是能让陈露阳带几个包子回来就好了。”
众人:……
白晓帆默默低头吃东西,仿佛他们说的是别人一样,没有任何反应。
走出食堂,
几个人一起走向教学楼,迎面正撞见了几个省报的记者,正跟着省大的老师走进教学楼。
陈露阳写的那本《英语实用交流手册》,是由省大出版社印发的。
现在获评了奖,作者又是省城的人,省报自然要大力的宣传。
“报纸都快陈露阳家里的炕头了,说上就上。”
牛建刚酸溜溜的说了一句。
“行了,去上课吧。”周莹说完又补了一句:
“没准等他寒假回来,还得给咱们讲座。”
众人幽幽长叹……
……
牛建刚他们说的没有错。
这些记者采访完了省大的老师,扭头就骑车敲开了陈露阳的家门。
虽然陈露阳不在家,但是采访家人也是可以的嘛
此时正是下班的时候,
几个记者站在陈家小院门口等候,路过的下班的工人都往这里瞅。
好不容易陈父陈母老两口手挽着手拎着菜回家,瞧见门口的记者同志,赶紧把他们请进家门。
不多过一会儿,
孙志刚、陈丽红也一边一个牵着军军的手放学回家。
陈玲玲也骑着自行车,放学回家。
一家人连带着鸡窝里的老母鸡,整整齐齐聚在小院,接受记者的采访。
虽然说是采访,但也就是唠唠家常。
“要是老二在家就好了,你们这采访也没有照片啊!”
陈母拍着大腿郁闷。
这上报纸哪有没照片的!
“阿姨,咱们有照片!”
负责拍照的记者笑着开口:“你忘了,我上次来的时候给咱们拍了全家福。”
“现在那张照片可就派上用场了!”
陈母这才想起来,喜笑眉梢:“对啊!还有那张照片,我怎么给忘了。”
“太谢谢你了记者同志!”
拍照记者笑道:“这有啥谢的!”
“亏了当初给咱们家拍照了,要不然今天这报道光秃秃的,没有照片还真不好看!”
顿了顿,
拍照记者紧接着补了一句:
“阿姨您放心,等报纸印出来了,我多给你洗两张大点的照片!”
陈大志老脸一红。
陈家报纸贴铁门的癖好早早就在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