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纽约,将留在前公寓的大件儿艺术品、奥迪车和昂贵的家俱处理掉。
就像前面说的,华尔街人赚的多花的也多。
要是没有亲妈承包服装方面的消费,林克也会像绝大多数金领一样——月光族是谨慎说法,正确形容是“负债运营”。
正常社交,穿衣戴帽,手表胸针,(女伴的)晚礼服,哪样不是刚需?
哪样不需要花钱?
更进一步,奢侈品、vip会员卡、收藏爱好难道就能少?
别买二手货,因为没人在旧货市场交朋友。
还有慈善拍卖,私人派对,这些场合都要“随手”拿出好东西分享,要有意义有故事有价值,还不能让人看出重复——把a的礼物转赠给b是绝对不行的,除非大家彻底不在一个圈子。
“收藏”这个爱好从来不只是爱好。
没“爱好”,凭什么破圈,和别的圈子发生交集。
没钱建议从收藏漫画开始(符合年龄,有个性),然后是先锋艺术品、个性收藏(不贵,有话题性),再后是名酒、车和近代艺术品(小贵,能消费),最后才是真正被普罗大众都接受的艺术品、庄园和珠宝。
林克在这方面谨慎投资,目前还处于第二阶段,先疯艺术阶段。
老实说,那些艺术家也不知道是假疯还是真疯,反正林克是真疯。
每次交流完都要喝得酩酊大醉才能入睡,等醒来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了解。
好在先疯艺术品从市面上买价格不菲,但从已升级的前辈手中接手就很便宜。
大家默契的炒高,并对真实价格心照不宣,也是进圈子的规矩。
收藏他接手了不少,通过各种活动转手出去的更多,在艺术圈已算能被记住名字的投资人——别看很花钱,普通人想花钱都接触不到这条捷径,他是亲妈带路才比别人早走两步。
当然,夜路走多终遇鬼……应该是,瞎猫也能碰到死耗子?
就在几个星期前,他在一个小型拍卖会上偶遇两幅记忆中的佳作,一口气全拍了下来。
两幅画总价15.7万,让现金流告竭。
两幅都是先锋艺术:一幅是甩满颜料斑点的画;另一幅是画家在画布中央割了一刀!是的,就一刀……这两幅画诞生年代并不算近代,先锋的是指概念上的先锋,而非画家活跃的年代。
上一世,这两幅画都最终价值过亿!
现在还很便宜,但艺术品的价值取决于谁在炒作。
要等千禧年互联网造富神话后,新晋富豪们为了彰显自己品味独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