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气的同盟。实际上,在兄弟会里传播马克思主义,讲一些中国gcd的主张,一旦成熟,就发展成党员,还成立了丁家埠民团的党团支部。
兄弟会在民团是允许的,因为在大别山叫兄弟就像江西叫老表,是一种称呼,无外乎亲近而已,犹如叫老乡一样,没有啥嫌疑可说。不过嘛,在民团叫兄弟还有一层意思,那就是信任。因民团要作战,多跟土匪作战,大山里,进去了,容易被土匪打黑枪,也就是背后十分重要。这样一来,剿匪需要配合,能把背留给的人才叫兄弟。所以,有生死与共的味道。
在他民团内搞这种结盟,似乎也有些拉帮结派的意味,按说是不允许的,杨晋阶也知道,但是,想起土匪岁月,也认为正常,最主要是他的妻兄弟张瑞生也组织了兄弟会,像张贤亮、王老末、李福胜、张瑞强等,足足八九个,都是张瑞生的把兄弟,所以,也没把这种组织往共党上靠。
周维炯在民团组织兄弟会只是个掩护,在兄弟会里,周维炯留意了一些人的出身。有三四个家庭特别穷,三天两头开小差,发工资了就捏着,想办法到街上黄玉山粮店籴米,连夜送回去,又连夜赶回来。
像肖柏恩,家住银沙畈,来回一趟要翻六座大山,还要过史河,说实话,背着一袋米,虽说不重,但是走那么远,又是来回,一般人是吃不消的。可肖柏恩没办法,一大家子等着,要是肖柏恩不按时送粮食回去,全家都得饿着,饿久了,会生病,甚至会送命。
有人可能要问,肖柏恩一家,为何要肖柏恩送粮食才能养活呢?难道家里其他人都是懒汉,都不干活混钱吗?这就是肖柏恩家的特殊性。
肖柏恩家没有田地,他父母活着时,是靠给大地主吴云录打长工养活的。肖柏恩的爹干农活,肖柏恩的妈给地主家干家务,在地主家缝缝补补,洗洗东西,伺候女主人。女主人生孩子时,肖柏恩也才出生不久,于是,他妈为了赚钱,还要给女主的孩子喂奶。
可是,这样的日子也不是固定的永恒的,当肖柏恩长到十五岁时,他爹妈在路上捡到一个小要饭的,还是女的,通过做工作,女孩子同意嫁给肖柏恩。于是,就在当年完婚,成了家庭。生下俩孩子时,肖柏恩将近二十岁,此时,他爹得重病死了,就在当年,他妈要饭,不知道咋搞的,也死了,还是死在路上。
此时,肖柏恩才通过考试,进入杨晋阶民团当了团丁。杨晋阶民团招人,没有固定条件,一般来说,有大户介绍可以报名,如果自己想去也可以报名,但是,不管是哪种,都有基本条件要求,也就是年龄不超过三十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