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?
要是他不知天高地厚,真敢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指手画脚。
传出去,他苏长顺怕是要被文化界的唾沫星子淹死,被全国的鲁迅迷骂死。
他强压下心里的惊涛骇浪,脸上努力维持着平静甚至带着点受宠若惊的表情,翻开剧本,假装认真地看了起来。
其实故事内容他上辈子早就烂熟于心,此刻不过是做做样子。
他一边看,一边心里疯狂吐槽。
"老汪啊老汪!你这哪是请教?你这是给我挖坑呢吗,幸亏老子是穿越的,知道鲁迅先生的分量,这要是换个愣头青,真以为自己写了个纪录片就天下无敌了,在你面前对《祝福》评头论足…那画面,想想都酸爽。"
他快速浏览着剧本,内容和他记忆中的故事基本一致。
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小镇,寡妇祥林嫂的悲惨一生。
被婆婆卖掉改嫁,逃跑被抓回,嫁个还算不错的丈夫贺老六,生了儿子阿毛。
结果丈夫病死,儿子被狼叼走,被主家嫌弃克夫克子,捐门槛赎罪也无用,最终在除夕夜的风雪中孤独冻饿而死。
故事是好故事,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洞察,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揭露,力透纸背。
但苏长顺心里清楚,汪厂长找他,绝不是想听他对鲁迅先生原著的赞美,而是想知道他这个新锐编剧,对电影改编有什么新想法。
他合上剧本,深吸一口气,脸上露出极其真诚的敬佩和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。
"汪厂长…这…这剧本…写得真好!"他斟酌着词句,语气带着敬畏。
"鲁迅先生的原著,那是高山仰止,这改编…也很扎实,把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刻画得入木三分,特别是她捐门槛那段,那种卑微的挣扎和绝望…看得人心里发堵,这故事…太有力量了,揭露旧社会的黑暗,真是…真是血淋淋的。"
他先是一顶高帽子戴上去,表明自己知道深浅,绝不敢对鲁迅先生不敬。
汪厂长听着苏长顺对鲁迅和剧本的推崇,脸上笑容依旧,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。
他显然在等苏长顺的但是。
果然,苏长顺话锋一转,眉头微蹙,带着点思考的困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