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里还拎着体面的礼物…这画面,引得街道行人们纷纷侧目,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和祝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怀着三分紧张,七分志在必得的心情,苏长顺跟在李晓梅身后,走进保卫处家属院红砖楼。
李晓梅家在二楼,门一开,宽敞明亮的客厅和整洁的陈设透着一股干练的军人家庭气息。
他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沙发正中的中年男人——李晓梅的父亲,李正华处长。
李处长身材不算魁梧,但坐姿笔挺,如松似钟,穿着洗得干干净净的旧军装便服,眼神锐利沉稳,带着审视的意味,直接落在苏长顺身上。
那种经过战火淬炼的沉凝气势,让苏长顺的心下意识地提了提。
"爸,妈,这就是苏长顺同志。"李晓梅落落大方地介绍。
旁边一位围着围裙,面容和李晓梅有几分相似的中年妇人起身,笑着招呼。
"小苏来了?快进来坐。老李,这就是晓梅常提起的苏同志。"
苏长顺立刻换上得体的笑容,微微鞠躬问好:"李处长好,伯母好。"
他的声音清朗,不卑不亢,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。
然后他看向旁边沙发上那个正斜眼瞟着他,脸上带着点好奇和年轻人特有的审视神情的少年。
"这位就是晓亮弟弟吧?听晓梅说你书读得特好,有出息。"
李晓亮被这一记直球夸得有点不好意思,收起了那点敌意试探,挠了挠头嗯了一声。
苏长顺这才把手里的烟酒递上前,态度诚恳:"第一次登门,不知道伯父伯母的喜好,带点薄礼,一点心意。"
李处长看着礼品,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,他沉声道:"小苏同志有心了。坐吧。"
查户口战场正式开启。
苏长顺依言坐下,腰杆自然挺直。
他知道在李处长这种军人出身,三观极正的领导面前,最忌讳的就是毛毛躁躁,眼神飘忽或者过分拘谨显得小家子气。
他面上带着恭敬的微笑,眼神坦诚地迎向李处长的目光。
开场寒暄后,话题自然就围绕苏长顺展开。
李处长看似随意地问了些家里情况,苏长顺坦承父母已故,自己独立,工作情况,未来打算(积极响应组织号召,努力上进,争取成为岗位标兵)。
苏长顺的回答简洁明了,条理清晰,没有虚头巴脑的吹嘘。
强调的都是踏踏实实工作和积极向上的态度,既展示了自己的能力,又传递了稳重可靠的信息。
当问到他对宣传工作的理解时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