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扫过那些弹劾的官员:“既然诸位对此心存疑虑,那便让事实说话。儿臣恳请父皇,即刻派遣钦差御史,快马前往河北,不必惊动地方,直接深入乡里民间,实地查访!
问一问那些分得田亩、减免了苛捐杂税的百姓,问一问那些终于申了冤屈的苦主,甚至问一问那些被惩处的胥吏乡官,马周所行,是否依法依规,是否公允!”
这个提议,让刚才激烈弹劾的几位官员脸色微微一变。他们不怕朝堂争论,却怕真刀真枪的实地核查。
他们可以操控舆论,可以影响官员,却难以完全捂住万千百姓之口。
李承乾继续道,声音沉稳有力:“若查实马周确有酷烈滥权之处,儿臣愿一同领罪,并立刻调整新政推行之策。
但若查实马周并无过错,所为皆为国为民,那么…”
他目光陡然锐利起来,如同出鞘的利剑,直刺那些心怀叵测者:“那么,今日这些仅凭风闻便攻击实干之臣、非议国策、动摇新政者,又该当何罪?!
是否也该追究其构陷忠良、阻挠国策之责?!”
最后一句,掷地有声,带着凛然的杀气,瞬间震住了整个朝堂。
那些刚才还慷慨陈词的官员,顿时噤若寒蝉,冷汗涔涔。
他们没想到,太子不仅不退让,反而以退为进,将了一军,直接将“构陷忠良”的帽子反扣了回来!
派遣钦差实地查访?这几乎是阳谋!他们几乎可以预料到查访的结果会是什么!那些得了好处的百姓,岂会不说太子的好?到时候…
李世民看着儿子沉稳而犀利的应对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。他知道,这一刻,承乾真正展现出了一位储君应有的魄力和智慧。
“准奏。”李世民终于开口,声音不容置疑,“即命尚书右丞携御史台、刑部干员,组成查访使团,即刻奔赴河北,微服私访,彻查马周推行新政之一应事宜,不得有误!务必据实回报!”
“退朝!”
……
退朝的钟声响起,官员们各怀心思地鱼贯而出。
那些弹劾者面色灰败,脚步匆匆,显然要立刻去向后方的“主使者”汇报这意外的变局。
李承乾在属官的簇拥下走出太极殿,阳光洒在他年轻的脸上,却带不走那份深沉与冷冽。
“殿下,此举是否太过冒险?”心腹属官低声问道,难掩忧色,“虽说是阳谋,但万一对方狗急跳墙,在查访途中…”
“孤就是要逼他们狗急跳墙。”李承乾语气冰冷,“他们越是动手脚,露出的破绽就越多。传令给百骑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