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尊,行匹夫之怒,杖辱朝廷命官于宫禁之内!
视国法如敝屣,视臣工如草芥!此等行径,暴虐无行,动摇国本!”
他猛地指向巍峨的宫门,仿佛那里盘踞着无道的昏君:
“此等储君,若登大宝,必将是刚愎独夫!必效暴秦之苛法,行桀纣之虐政!
视我等世家清流为眼中钉、肉中刺,必欲除之而后快!
到那时,纲常沦丧,礼乐崩坏,天下苍生,何以安身立命?!”
“诸生!吾辈读书人,承圣人衣钵,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!
今日伏阙,非为犯上,实为护道!护我华夏千古不易之王道!护这代天牧民之正道!
恳请陛下,明察秋毫,约束储君,正本清源!还朝堂以清议,还天下以正道!使天子明德,垂拱而治;
使贤臣在位,代天牧民!此乃社稷之福,万民之幸!”
“正本清源!还政于道!”
“约束储君!护我王道!”
“天子明德!贤臣牧民!”
孔颖达的话音刚落,下方被他话语彻底点燃的士子们便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。
口号声浪一波高过一波,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潮,猛烈地冲击着巍峨的宫墙,仿佛要将那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宫阙淹没。
前排的官员和大儒们,虽然表面肃穆,但眼底深处却流露出满意与期待的光芒。
这汹汹舆情,便是他们手中最锋利的剑。
……
太极殿内,死寂如墓。
李世民枯坐在御案后,王德垂手侍立,连呼吸都放得极轻。
殿外那隐隐传来的、如同闷雷滚过天际般的呐喊声浪,穿透厚重的宫门,一下下敲击在李世民的心头。
“天子当垂拱,贤臣代牧民...”
每一个字,都像淬了毒的冰锥,狠狠扎进李世民的耳中。
“垂拱而治…正本清源…”李世民低声重复着,每一个音节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,带着刺骨的寒意。
他缓缓抬起手,按在剧烈跳动的太阳穴上,眼前却猛地一阵眩晕,仿佛有无数血色画面炸开!
不是长安的宫阙,不是愤怒的士子。
而是…江都离宫!是沾满血污的锦缎!
是那双曾经睥睨天下、最终却只剩下无尽惊愕与绝望的眼睛!
隋炀帝,杨广!
这个被天下唾骂、被史书钉在暴君耻辱柱上的名字,此刻如同梦魇般清晰地浮现在李世民眼前。
他仿佛看到了杨广临死前那一刻。
一个帝王,不是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