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仓颉》创刊号发布当天,龙国首都新华书店门口,清晨五点就已排起长龙。
老头子,你挤什么挤啊,不就是本破杂志吗?一个年轻小伙子不满地嘟囔。
破杂志?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瞪了他一眼,这是咱们国家第一本国际科学期刊!我女儿是学物理的,说什么都要我帮她买一本。
有什么了不起的,西方人压根不会看。小伙子撇撇嘴。
看不看是他们的事,出不出是我们的志气!老者哼了一声。
这样的对话在队伍中此起彼伏。有人是奉单位之命来购买的,有人纯粹出于好奇,还有人是科研工作者,对期刊内容充满期待。
上午九点整,书店大门打开,人群涌入。《仓颉》创刊号被整齐地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,深蓝色的封面,金色篆体的仓颉二字熠熠生辉,散发着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息。
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年轻人是第一批拿到期刊的幸运儿之一。他迫不及待地翻开目录,当看到龙芯-iii核心架构与中文编程范式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个标题时,他的呼吸明显加速了。
真的公开了?龙芯的核心理论?他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。
继续往下看,鲲鹏地效飞行器的气动设计,材料工艺与动力系统原理,又是一篇重磅论文!这两项可都是国家最尖端的技术,居然就这么公开发表了?
但当他翻到第三篇论文的标题时,整个人如遭雷击,手中的期刊差点掉在地上:
可控核聚变炎龙工程的理论模型与第一壁材料突破性进展报告
核...核聚变?成功了?
他顾不上周围的喧嚣,迅速翻到这篇论文,映入眼帘的第一张照片就让他倒吸一口冷气-那是一个环形装置,中央的等离子体呈现出令人心悸的蓝白色光芒,照片下方的说明文字清晰可见:炎龙装置实现q值1.2,标志着人类首次在可控核聚变反应中获得正能量输出。
我的天啊...年轻人的声音颤抖着,引得周围几个人凑过来一看,顿时也惊呆了。
q值大于1?这...这是真的吗?
看这些数据和照片,不像是假的啊!
如果是真的,这将是人类能源史上的革命性突破!
类似的场景在全国各大书店同时上演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翻到那篇核聚变论文,书店内的气氛从最初的好奇迅速转变为震惊、难以置信,然后是狂热的讨论。
首都某大学物理系阅览室,一群研究生围在一起,几乎是一页一页地研读那篇核聚变论文。
这个磁场拓扑结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