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...纤?刘副部长皱眉。
一种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极细纤维,能传导光信号。李明远简单解释,没有深入技术细节,它的传输速度比电线快数千倍,容量也大得多。但那是未来的事,现阶段电话线足够我们起步。
全息影像再次变化,显示出一个简化的全国地图,上面密布着无数亮点和连线。
想象一下,全国各地的军事基地、研究所、工厂、政府部门,都通过这张网连接在一起。李明远的声音充满激情,信息可以在瞬间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,不再需要电报、信件或派遣信使,这将彻底改变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。
老将军挠了挠头,眼中仍充满困惑:小李啊,你说得天花乱坠的,但我还是不明白这东西有什么用。能不能举个实际点的例子?
李明远点点头,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个问题:当然,让我们从军事应用开始。
全息影像切换到一个战场场景:一名士兵趴在山头,手持一个小型设备(看起来有点像未来的平板电脑),对着远处的敌方阵地。
这是前线侦察兵,李明远指着影像解释,他手中的是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,能够拍摄高清图像并立即通过盘古之网传回指挥部。
画面切换到后方指挥部,一群军官围在大屏幕前,屏幕上显示着侦察兵拍摄的实时画面。
指挥官可以即时看到前线情况,不再需要等待侦察兵返回或发送模糊的无线电报告。李明远继续道,更重要的是,盘古系统可以立即分析这些图像,识别敌方装备、兵力和部署。
画面再次切换,这次显示盘古系统进行的实时分析结果:敌方坦克数量、型号、火力配置等信息被精确标注出来。
基于这些分析,指挥官可以立即做出决策,并通过盘古之网将命令传达到各个作战单元。李明远说着,影像中指挥官发出的命令瞬间显示在各处前线指挥官的终端上。
比如,发现敌方重要目标后,命令可以直接传送到鲲鹏或海鹰-v战机,实现发现即摧毁的能力。整个过程从发现目标到下达攻击命令,可能只需要几分钟,甚至几秒钟。
老将军猛地拍了一下桌子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这...这简直是千里眼顺风耳啊!
没错,李明远微笑,传统作战中,前线情报传回总部,经过分析后命令再传回前线,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。而有了盘古之网,这一切都可以在瞬间完成。
不仅如此,他继续道,盘古之网还能实现全军数据共享。比如,空军发现的目标信息可以立即共享给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