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大学课本上说,第一个cad系统是60年代初由mit开发的,名叫sketchpad。他自言自语,但在这个平行宇宙,我可以提前十年让它出现。
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但革命性的操作系统,名为盘古——寓意开天辟地。这个系统虽然原始,但具备了基本的文件管理、输入输出控制和内存分配功能,足以支撑更复杂的应用程序。
接下来的两天,他几乎不眠不休,编写了第一代cad系统的雏形,取名为女娲——取其造人之意。这个系统虽然简陋,但已经能够实现二维图形的精确绘制和基本的参数化设计。
最关键的是,他设计了一套接口,可以将设计数据转换为机床可执行的指令,实现最原始的数控加工功能。
理论上,有了这套系统,只要稍微改造现有机床,增加几个电机和位置传感器,就能实现比手工操作高一个数量级的精度。他喃喃自语。
第三天下午,李明远开始了系统测试。他先输入了海鹰矢量喷口的简化模型,系统成功生成了三视图和立体渲染图,虽然画面粗糙,但尺寸精确到毫米级,已经远超手工制图的精度。
接着,他测试了参数化设计功能——只要修改几个关键参数,整个模型就会自动更新,这在手工制图时代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太他妈爽了!李明远看着屏幕上旋转的三维模型,忍不住爆了粗口。作为一个来自2023年的现代人,这种原始图形的成就感反而比使用最先进的cad软件更强烈。
最后一步,他测试了数控指令生成功能。系统根据模型自动计算出切削路径,并生成了一系列指令代码。理论上,这些代码可以指导改造后的机床按预定路径精确加工,实现远超手工操作的精度。
如果把这个应用到生产中,鲲鹏的建造周期至少能缩短三分之一,废品率能降到10%以下。他自信满满地喃喃自语。
测试全部完成后,已是深夜。李明远揉了揉酸痛的眼睛,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成就感。在这个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,他刚刚创造了一个足以改变制造业面貌的系统。
张部长,他拿起电话,声音里掩饰不住的兴奋,通知所有核心项目负责人及部级以上领导,三日后,在核心一号工厂集合!我有重要事情宣布。
放下电话,李明远看着屏幕上运行的盘古系统和女娲cad程序,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微笑。身为穿越者的优势,终于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全面释放了。
等着瞧吧,两位大国先生,他轻声说,这只是开始。
走出计算机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