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机革命与国防现代化》的报告被紧急送往军部。
第二天,李明远接到通知,他的建议获得了批准,一个代号星火的计划正式启动。
……
停战第五天,某机密会议室。
这不可能完成。计划委员会的老主任摘下眼镜,揉了揉疲惫的双眼,
李同志,你提出的《复合型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计划》太宏大了,需要的资源是现有军工体系的三倍多!
李明远面不改色,
主任,请允许我解释。传统思路是:要造坦克,就建坦克厂;要造炮,就建炮厂。但现代武器系统不是这样的。
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大图表前,
现代武器是一个复合体系。要造好猛龙坦克,不仅需要坦克厂,还需要精密仪器厂提供火控系统,电子厂提供雷达组件,特种材料厂提供复合装甲材料,精密机械厂提供液压系统
这些我们都有厂子啊。一位老干部插嘴。
但分散各地,标准不统一,效率低下。李明远指出,
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些厂子都缺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。
他拿出一张照片,是敌国某军工厂的内部景象,工人们操作着各种自动化设备,
看看敌人的工厂,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,精度和效率是我们的五倍以上。
那你的方案是?主任问道。
建立综合军工园区。李明远指向计划书最后一页的示意图,
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核心,在周边同步布局电子、材料、机械、仪器仪表等配套产业。工厂之间共享标准、技术和资源,形成闭环生态。
他顿了顿,最重要的是,每个园区的中心建立一个计算机中心,为整个园区提供计算服务和技术支持。
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。这个构想实在太超前了,许多人甚至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。
计算机有那么重要吗?一位部长困惑地问。
李明远笑了,三年后您会发现,它比钢铁还重要。
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讨论,李明远的计划在一些妥协后获得了通过。
计划分三期实施,第一期以东北某老工业城市为试点,建立第一个综合军工园区。
两天后,李明远踏上了回去的列车。在颠簸的硬座车厢里,他翻看着刚刚获批的园区规划图,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。
李工,到站了!列车员的呼喊把李明远从沉思中拉回现实。
东北的三月依然寒冷,刺骨的风夹杂着零星的雪花,扑面而来。
站台上,李老刘带着十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