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可以在一周内批量生产。先把预警网铺开,为地空导弹系统赢得研发时间。
妙啊!前线总指挥拍案而起,这次一定要给敌国人一个大大的惊喜!
……
会议结束后,李明远立刻组建了两个研发团队,一个负责地空导弹系统,一个负责机动雷达车。
他亲自担任总设计师,日夜不休地推进项目进度。
李总工,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,身体扛得住吗?老刘担忧地问道。
李明远揉了揉发红的眼睛,咧嘴一笑:
没事,我这身体好着呢。再说了,咱们的国家跟敌国拼的就是时间。他们有世界一流的工业体系,如果给他们足够时间研发对策,我们就麻烦了。
老刘点点头:话是这么说,但您也得注意身体啊。
放心吧,我好着呢。李明远拍拍老刘的肩膀,对了,第一批机动雷达车什么时候能下线?
按照目前进度,三天后就能完成10辆,然后每天可以生产5辆。赵刚回答。
太好了,李明远满意地点头,第一批下线后立即送往前线部署,越快越好。
与此同时,地空导弹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
李明远利用之前研发空空导弹积累的经验,大胆简化了导弹的电子系统,增强了机械可靠性。
火箭发动机测试成功!技术员兴奋地报告,推力达到设计值的97%,足以将导弹推到2万米高度!
制导系统也调试完毕,另一位工程师补充道,模拟测试显示,命中率可达85%。
李明远满意地点点头:好,按照这个进度,再有十天我们就能进行首次实弹测试。
就在这时,老刘匆匆跑来:总工,好消息!第一批机动雷达车已经下线了,比计划提前了一天!
太好了,李明远眼前一亮,立即安排技术人员培训操作手,然后连夜送往前线。
三天后,十辆轻型履带雷达车抵达前线,分别部署在各个关键区域。
这些雷达车虽然简陋,但性能却出奇地可靠,探测距离可达100公里,完全能够提前发现敌机编队。
雷达操作员们经过短期培训后,很快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。
他们二十四小时轮流值守,时刻监视着天空中的动静。
这些小家伙真灵啊,一位操作员惊叹道,100公里外的飞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。
是啊,听说是李明远设计的,那家伙简直是个天才!另一位操作员附和道。
第二批、第三批雷达车也陆续下线,送往前线。
很快,一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