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店内,临街的那片空地,可以摆几张桌椅,晚上扯个灯泡就是个小夜市。
最后就是门头的牌匾,店名,她准备用原木板材刻字,墨色打底。
以后,她的店名就叫,私房饺子馆!
贺琏把笔记本合上,钢笔别到衬衣兜里,“就这么敲定了,大娘放心,我保证半个月内交工。”
“好,那就拜托你了。”
李香琴道了谢,给贺琏交了二百块钱定金,其余的等装修完,再算。
把钥匙留下后,李香琴就回家了。
装修的事情办妥了,李香琴和芳子专心出摊,期间还不忘盯着老四和三江,看两人什么时候冒出新苗头?
直到贺琏喜气洋洋的过来送钥匙,“大娘,房子装修好了,请您过去验收。”
“这么快?”李香琴一愣,这才发现,半个月已经过去了。
忙碌的日子过的真是快。
跟着贺琏赶到新房子处,一抬头就看到原木色的牌匾上刻着几个黑色隶书大字,私房饺子馆。
醒目之余,还透着点文化韵味。
不得不说,贺琏的品味还是不错的。
打开原木色的对开门,一眼通到客厅,新磨的水泥地,吧台式的开放厨房,两个大灶台,放上锅就能用,厨房墙面贴着白色花纹瓷砖。
一句话,简洁明亮。
“可以,辛苦你们了。”
“都是应该的,”
墙上有点空,李香琴准备拍几张关于饺子相片,洗出来挂在墙上,增添点趣味。
可惜,她身边没有学美术的,要是能把各种各样的饺子画出来,装裱,估摸着更好看。
整体下来,贺琏只收了她六百块钱,她知道这里有龙飞的人情。
等饺子馆开业,她请人过来摆一桌,表达下谢意。
接下来的时间,就是采购各种锅碗瓢盆,桌椅板凳。
李香琴连着跑了两趟旧货市场,采买了国营单位淘汰下来的桌椅板凳,清洗刷干净后,透着古朴素净。
店内可以可以摆放六张桌子,中间通道也够宽敞。
门口的空地,她买了十来张折叠小方桌,搭配可以摞一起的四脚小板凳。
略带瑕疵的白瓷碗,又添了一百多个,一个铁锅,一个大铝锅,往灶台上一架,加上蜂窝煤就可以营业了。
另外,李香琴还遇到了一张一米五实木床,搭配一个梳妆台,虽然都是二手的,胜在结实耐用。
所有一切备好后,就是最重要的大件冰柜了。
冰柜在这个时代,妥妥的奢侈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