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道:“各位,聚在这里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吗?我们的杂志又面临什么困难了吗?”
“并没有,亲爱的维萨里昂。”
眼见别林斯基一下子就开始担忧起来,涅克拉索夫也是赶忙说道:“我们的杂志非常好,销量一直在涨,而且估计下一期会卖的更好,再说下一期的稿子我们都已经定下来了,现在完全没有必要为这件事感到忧虑。”
这话自然不是谎言,在宣传阶段的时候,最新的《现代人》杂志便已经得到了一千五百个订户。
随着第一期杂志的推出以及口碑的慢慢发酵,除了基础的订户以外,在书店等地方的销售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。
而或许是因为长篇小说是以连载的形式发布的缘故,订户增长量也相当快,眼下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订户就已经由一千多涨到了快两千五,而这个数字很明显还未到达极限。
要知道,圣彼得堡当下卖得最好的杂志之一的《祖国纪事》,经过多年的口碑积累,订户量也就只有三千五百而已,而这几乎就已经涵盖了圣彼得堡很多有文学阅读需要的家庭。
眼前米哈伊尔他们才刚刚接手这家杂志,有这样的成绩就已经相当了不起。
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他们还未接手前,《现代人》的订户已经跌到了只有几百个的地步。
某种程度上来说,《现代人》这家俄国最早的文学杂志,确实是在米哈伊尔他们手里起死回生了。
而这还只是订户的数字,还有不少人其实并无订阅杂志的习惯,而是每个月会去书店里翻看一下,才会开始考虑到底要不要买。
这样算下来的话,零售价目前为一卢布五十戈比,订户量加上每个月额外的销售量,每个月的销售额很有可能来到六千卢布。
听起来高的吓人,不过在去除印刷成本,宣传成本以及给工作人员和作者们的稿费之后,剩的应该也不算太多。
当然,赚钱肯定还是很赚钱的,正常的历史当中,涅克拉索夫就是因为出版事业上的成功,不仅住上了大别墅,而且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精美的食物,并且手头上也是有着一大笔钱,想出国就出国,还能资助别人。
后世的话,文学杂志什么的不倒闭也不错了,更谈不上挣大钱了。
总之按目前的状况来看的话,作为《现代人》的主要老板之一,米哈伊尔挣得是真不少,估计再过个两三年,也就真住上大别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。
那么说回现在,尽管别林斯基听到这样的情况后也露出了愉快的笑容,但他还是强调道:“这样固然很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