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完信,张红旗拿出信封把信封起来。
又写上地址,贴上邮票。
张红旗坐在办公室里,心里忍不住琢磨起来。
弟妹怀孕了,老张家的第三代即将出生。
他这个当大爷的,得给未来的侄子或侄女做点什么。
比如邮寄一些干果和腊肉,增加一些营养。
另外,还要再做点肉脯,给老三和弟妹当零食。
就用鹿肉做肉脯。
不过,做肉脯很麻烦,工序很多,是一个慢工活。
还是要等到放假后,才能有功夫去制作肉脯。
胡乱琢磨了一会,张红旗拿着封好的信,来到传达室。
“王老师,等邮递员过来,把这封信快寄出去。”
“行,你放这儿吧。
我估计,那几个年轻人也要往家里写信。
到时候,一块送出去。”王老头笑着应道。
“另外,我个人出钱。
给咱们学校也订阅几份报纸。
你回头和邮递员说一声,让他去办公室找我。”张红旗又接着说道。
“好,邮递员过来,我和他说。”王老头笑的更加灿烂,很干脆的答应道。
一份报纸一杯茶,这才是该有的养老生活。
张红旗订阅了报纸,那就意味着他老王又能过上那样的日子。
想当年,大东北还是鬼子占领区的时候,他老王就是靠着一张报纸一杯茶混过来的。
后面,鬼子滚蛋后,蓝党来了。
他还是一张报纸一杯茶,不争不抢的过日子 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他老王今天才能有机会坐在传达室里,继续喝茶看书。
张红旗交代完,就回了办公室。
没有想到自己订阅报纸的行为,会引起王老头一阵感怀。
回到办公室,张红旗拿出稿纸,继续记录脑海中的医书和病案。
时间很快就到傍晚下课的时间。
张红旗提前几分钟来到学校门口。
下课铃响起后,所有的学生从教室里跑出来。
孩子终究是孩子,课堂上,被张红旗压制住活泼好动的天性。
一旦放学后,这些孩子立马恢复天性。
大呼小叫,还有人翻着跟头往外跑。
在学校门口,已经停了好几辆马车,都是各个生产队来接孩子放学的。
也别说,有马车不能坐。
最起码,这些孩子们不用自己背着书包 。
几个调皮的孩子,离着老远就把自己的书包往马车上扔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