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坊生产步入正轨,每日产量一天比一天高。
因为不想中蒯铭的计,杨仪、庞焕、习忠停止内耗,干活依旧拼命,但至少按时作息。
每晚休息的时候,正好给了邓艾、杨颙作案时间。
然而,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。
随着蒯铭油墨实验次数越来越多,需求也越来越大。
边角料莫名其妙减少,终于引起杨仪注意。
这天夜里。
费祎在外主持工作。
蒯铭给“雕版”刷好油墨,正准备把纸盖上去。
邓艾、杨颙聚精会神观看。
“砰——”
忽然有人砸门。
三人不约而同看向房门。
这个时间,这个地点,这个力度,来者不可能是费祎。
“开门!”
“蒯铭,我知道你在里面。”
门外响起习忠气急败坏的声音。
“你有本事偷东西,你有本事开门呀!”
丸辣!
偷东西被抓,邓艾有点慌。
杨颙抿了抿嘴,思索如何破局。
“别慌,”蒯铭一点不慌,“我来打发他们,你们别说话。”
藏好“雕版”,蒯铭整理一下衣服,大大方方开门。
门一开,一个身影撞进来。
“蒯铭,你……”
习忠保持挥拳砸门姿势,踉踉跄跄撞在蒯铭身上。
“你干嘛!”
蒯铭一脸嫌弃推开习忠。
再看门外,庞焕、杨仪等世家子弟尽数到场。
庞焕扫了眼房间内,看到桌案上放的边角料,冷笑道,“看你做的好事,竟然偷东西。”
“偷?我偷什么了?”
蒯铭一脸不解。
“人赃并获,还敢狡辩。”习忠抓起边角料大吼。
蒯铭掏了掏耳朵,“瞎扯,这是我捡的。”
习忠气笑,“我怎么捡不到!”
“那是你人品不行。”
蒯铭理直气壮,“《史记》有言,国以民为天,民以拾为天,我看到东西捡起来,何错之有?”
民以食为天?
不对。
众人回过味来。
不是食物的“食”,而是拾取的“拾”。
这也可以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