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不是割肉,这是在掏心窝子。
刘琮看热闹不嫌事大。
趁群臣骂得正欢,开口道:
“俗语云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秦先生虽天纵奇才,但没有精兵也无法取胜,要兵合情合理。”
“公子此言差矣,”蒯越沉着脸反驳,“吾等给的钱粮,足以支持秦子御招募一万新兵。”
刘琮瞪大豆眼,一脸惊奇之色。
“看来在你眼中,新兵比敌军的精兵还厉害,那孙权为何会败?蔡中、蔡和为何会败?”
一句话给蒯越整无语了。
事实胜于雄辩。
新兵不堪一击。
群臣缄默无言。
通过沉默反对交出私兵。
见此,刘琮轻拍圆肚皮,豪气干云,“这样,我做个表率,刘家有私兵五百,全交给秦先生。”
群臣恨得牙痒痒。
苍天呐,快降下天雷,劈死这个败家子吧!
蒯越无奈扶额叹息。
被刘琮这根棍子一搅,众人强忍心痛,纷纷献出私兵。
当然,不可能全交。
只交一部分,而且叫出去之前,先扒掉铠甲、兵器。
最终凑出一万无甲私兵。
远在长沙的潘濬,很快收到襄阳回复——私兵已凑齐。
并强调这是底线。
世家不会再出一针一线。
清晨。
潘濬携书信来到太守府外。
望着紧闭朱漆的大门,忽然有如释重负的快感。
成则罢,不成也能解脱了。
“咚咚~”
潘濬上前拍打铜环。
熟悉的老仆又一次不现。
无需潘濬开口,老仆面带灿烂笑容,“我家先生有请。”
潘濬大喜,“请老丈带路。”
耽误将近一个月,终于能见到传说中的秦子御。
不多时。
一老一中年来到河畔。
老仆驾着小舟,载着潘濬来到河心石亭。
石亭外。
一道白衣身影扶剑而立。
护卫侍立两侧,凶悍之气扑面而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