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规律的叩击声,仿佛一个无声的信号,让在座的别驾胡三公、长史张贺等人心头皆是一动。
他没有看任何人,目光依旧落在面前茶盏里沉浮的嫩绿茶叶上,嘴角噙着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。
“钟匡时的人,终于到了。”
他放下茶杯,声音里听不出喜怒。
“稍后,便要劳烦诸公,陪本官唱一出戏了。”
胡三公捋了捋花白的胡须,与张贺对视一眼,两人眼中都闪烁着老狐狸般的光芒,瞬间明白了什么。
“刺史放心。”
“我等省得,定不会让刺史失望。”
刘靖满意地点头,这才对亲卫吩咐:“带进来吧。莫要失了礼数。”
片刻之后,牙将朱政和引着一名满面风尘与焦色的中年文士,快步入内。
那文士约莫四十上下,一身官袍早已被泥水和汗渍弄得不成样子,眼窝深陷,嘴唇干裂,显然是连日奔波,未曾合眼。
他一见到端坐主位的刘靖,强撑着疲惫,躬身行礼,声音沙哑地唱了个大喏:“外臣洪州节度主簿李宵,拜见刘刺史!”
“李主簿一路辛苦,快快请起,赐座看茶。”
刘靖抬了抬手,语气温和得像一位好客的邻家长者。
明明他的年岁要比李霄小了足足一轮有余,然而神态语气,却没有丝毫违和,就连李霄这个当事人,都觉得如此。
只因刘靖身上的气势太盛,容易让人忽视他的年岁。
待到李霄落座后,朱政和立即奉上热茶。
可这温和,这份从容,却让刚刚落座的李显如坐针毡。
他捧着茶杯的手都在微微颤抖,哪里有心思品茶,强行咽下一口唾沫润了润喉咙,便再也按捺不住,起身长揖及地,声音嘶哑而急切:“刘刺史,危氏兄弟背信弃义,悍然作乱!”
“如今饶州危在旦夕,洪州危矣。我家大王感念刺史昔日援手之义,特遣外臣前来,恳请刺史发兵相助,只需……”
“只需牵制住东路危仔倡所部,便是我江西万幸!”
他颤抖着从怀中取出一份用绢布包裹的礼单,双手高高奉上,仿佛那不是一份礼单,而是洪州最后的希望。
“为表诚意,我家大王愿奉上粮草八万石,以作出兵军资!”
八万石?
刘靖眼皮都未抬一下,慢条斯理地端起自己的茶杯,轻轻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,仿佛对这个数字毫无兴趣。
公舍内的空气,似乎在这一瞬间凝固了。
李显能清晰地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