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趟忙活,回到小院的时候,已是傍晚。
福伯见到他的穿着,不由愣在原地。
刘靖笑着解释道:“上次救了大娘子,为表感谢,大娘子特意送的。”
“哦。”
福伯面露恍然,咂吧着嘴说道:“这衣裳做工料子极好,没有十贯怕是下不来。”
“还成。”
刘靖将车套解开,回到屋里换上了原先的粗麻衣裳。
否则穿着这身儿新衣裳喂马铲粪,用不了几天就脏的不能看了。
待离开了崔府,他还得靠这身行头撑场面呢。
见他换回之前的粗麻衣裳,福伯欣慰的笑道:“你这后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。”
刘靖将驮马牵回马厩,喂完草料和盐水后,便转身来到存放车厢的草棚下,从里头扛出几袋粮食。
“哪来的粮食?”福伯压低声音,语气诧异地问。
“大娘子又给了些铜钱,福伯你也知我食量大,所以买了粮食。”
刘靖自然不好说是崔莺莺给的钱,干脆一股脑推到崔蓉蓉头上。
反正救命之恩摆在那,总能说得过去。
闻言,福伯叹了口气:“大娘子是个好女娃,自小就心善,知书达理,知恩图报,可惜命不太好。”
扛着几袋米,刘靖表现的格外轻松,笑道:“个人有个人的福缘,许是大娘子福缘还未到。”
“这话在理。”
福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。
入冬后昼短夜长,傍晚仿佛一晃就过去了。
饭还没吃完,夜幕已然降临。
用过晚饭,福伯交代了几句,便颤颤巍巍地回到屋子里。
坐在木墩上,刘靖继续思索着赚钱的法子。
他今日在镇子上转悠了一圈,发现普通生意难做,且都是垄断状态,贸然插足,定然会遭到报复和挤兑。
想要赚钱,只能另辟蹊径。
技术不能太复杂,成本也不能太高,关键还得有核心技术,利润还得多……
毕竟江南大乱就在眼前,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。
盐铁生意做不得,那能做什么买卖呢?
一阵寒风拂过,饶是以刘靖的体魄都不由微微哆嗦一下。
看来,距离小冰河时期到来已经不远了。
忽地,刘靖脑中闪过一道灵光。
有了!
“刘郎。”
恰在这时,耳畔传来崔莺莺清脆的声音。
刘靖回过神,转头看去。
只见崔莺莺一手提着灯笼,一手拎着食盒。
今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