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船获利,朝廷抽取出一部分干股。
发动民间百姓的力量,也让部分士绅大族可自我发展海上力量,填补上我大明水师发展起来的这一片空窗期。”
听闻此言,万历皇帝当即眼前一亮,可还是有所顾忌。
“若是让地方世家大族发展海事,这些人做大之后对抗朝廷怎么办?”
“陛下多虑了。”
张允修笑着摇摇头说道。
“如今大明机械学院,可是改良了火药的配方,西山也建立起炼钢厂,微臣保证不出两年,就能够将大明火器威力提升上一大截。
朝廷手握着火枪火炮,这些民间势力无非是发展一些海船和水手,如何能够对抗朝廷?”
他挑了挑眉毛说道。
“退一万步来说,陛下就算是不推行此策,这些人便不会发展海事了么?从前的倭寇,可有不少人皆是出自江南世家大族,海上诸多海寇,哪个没受过世家大族资助。
如今我们只是将事情透明化,反倒是能够管控。”
明末时期重要的海上霸主郑芝龙,如今还没有出生,可张允修知道,他便是发家于漳州月港一带。
可以说,大明朝廷就算是不推行这样的政令,也照样会有无数闽、粤、浙一带的士族百姓投身于大海之中。
所以,推行这样的政令,反倒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海上势力,将大明海贸给盘活。
“可是.”万历皇帝对于这种事情,显然还是有很深的顾虑。
作为一个封建君主,素来都是将皇权看在第一位的,将海上放开,无疑就是释放部分皇权给民间。
海上船只难以受到朝廷管控,这恐怕也是从前朱元璋推行海禁的原因之一。
张允修则是提醒说道:“陛下,这大海茫茫,我大明本就难以管控,正如治理水患,宜疏不宜堵。”
他露出一丝微笑。
“陛下若是还是觉得顾虑,那便试点推行即可。”
试点推行是个好法子,能不能行之有效,理论上说得不算,只有落实出结果了才能够知道。
万历皇帝思虑了一番,还是点头说道。
“便照着士元所说吧。”
他骨子里,定然是不愿意放弃对于皇权的把控,可海上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太丰厚了。
这天底下哪里不用银子?
便连皇帝,也要给臣子军士发放俸禄赏赐才成。
这些年来,推行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是为了什么,还不是为了一个钱字?
如果不是能够赚取银子,万历皇帝不会有决心跟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