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守仁一下子明白了主帅的顾虑,他无奈叹息说道。
“戚公忘记了?卑职先前提过,这澎湖虽有巡检司,可已然形同虚设,所驻守官兵不过十几人而已。
这海上佛郎机人素来蛮横,还有我大明先前剿灭倭寇的福泽,倭人安心倒也是不奇怪的。”
戚继光紧紧皱眉,似有些不快,他询问说道。
“那巡检司在何处?”
胡守仁指了一个方向:“适才有斥候发现,戚公可用那千里镜一观。”
这种重要物件,戚继光自然是贴身携带的,他将千里镜掏出来一看,便见到那海岛之上,有几个破败的小寨子孤零零的立在其上。
在黑夜里头,小寨子里的灯火很是昏暗,忽闪忽闪的,显得十分孱弱。
很难想象,这乃是大明的一处巡检司。
“入他娘的。”
戚继光嘴里骂了一声,他开始明白为什么倭国人有恃无恐了。
海上少有海寇,有大概率也是他倭国自己人,这澎湖诸岛上的巡检司形同虚设。
有什么小心的必要么?
沉思一会儿,戚继光吩咐说道。
“派队人马去看看情况,若仍旧忠于我大明,便告诉他们,我大明的海船到了,从此之后无人敢在此地欺辱于他们!”
胡守仁愣了一下,一时间眼睛里头有些闪烁,用力点点头说道。
“卑职这就去办!”
戚继光抬头看了一眼那仅仅几百米远的倭人海船,眼神里头越发凝固。
船舱里头烛火闪烁。
空气中弥漫着肉香与酒香。
这场聚会不过十几人,看这用膳的丰盛程度,显然不是船队普通船员能够享用的。
十几人里头身穿衣物风格各异,照着后世人刻板印象的月代头不过是三四个罢了。
事实上,在这一时期的倭国,并非是人人都梳月代头。
月代头一般是武士的装束,有些大名会梳月代头,可许多大名也会为了体现自己贵族身份,尔留总发的发型。
商贾们大都束发,效仿唐制的服饰,却又有些不伦不类。
作为船舱里头,为数不多梳着月代头的武士,松浦镇信跪坐在一名衣着华贵的公子哥身旁。
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头烤得流油的海鱼送入口中,看了一眼公子哥面前那洁白如雪的白米饭,咽下一口唾沫,却不敢再去看。
松浦镇信拿起酒壶,为面前少年人倒上一杯酒说道。
“此乃是京都诸白,吾等海上之行,艰苦了些,还请少主多饮用几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