妥,摇摇头。
“倭国与我大明隔海相望,中间海域浪高风急,天气不定。元世祖之时,曾两次东征倭国,皆是因海上飓风而失败告终。”
“错了。”
张允修神色郑重地说道。
“爹爹,我非但不阻止这织田信长,我甚至还要帮帮他。”
“什么?”张居正嚯地一下起身,紧紧瞪着对方,以为张允修中了邪。
好小子,倭寇之患才结束多久,便想着效仿江南士族,跟倭寇勾结了?
“爹爹稍安勿躁。”张允修连忙解释着说道。“正如先前所言,这织田信长乃是外强中干,看起来势大,可背地里却是危机四伏。
倭国岛上物资匮乏,缺少煤矿铁料,同时也对于我大明之丝绸、瓷器颇为热衷。
最为关键是,这织田信长推行‘乐市乐座’,废除了各地的关卡税,府库收入反倒少了三成。
他此番正缺乏一个契机,去赚取更多银子,若没有银子,他连底下的武士都发不起军饷。”
张居正听闻此言,才缓缓坐下,眼神微动,却依旧疑虑:“你如何对倭国之事,这般了解?”
张允修脸上表情一僵:“孩儿.自佛郎机传教士那里得知。”
张居正有些无语,什么都是佛郎机传教士,可他并没有深究,则是提醒着说道。
“这织田信长看起来狼子野心,若令他起事必成我大明心腹大患。”
张允修理所当然地摊开手:“所以,我们要跟他们做买卖。”
“这是何道理?”
张居正紧紧蹙眉,他眼神瞥向书案上的一摞书,里头有《经济学原理》,还有《国富论》等一干经济学相关书籍。
他不免继续问道。
“又是你那什么经济学的道理?”
“春秋时期,管仲以经济学之道,控制了鲁、梁、代、楚等国,所谓买鹿制楚依旧是耳熟能详。”
张允修笑着说道。
“换在倭国身上同样是适用的,倭国人缺少一干物资,特别是这生丝布匹,倭国人种植棉花较少,且生丝一半以上需要自海外输入,我大明的丝织品和一干物资,在倭国都是抢手货。
等掐住了他们的生计命脉,日后若要除这心腹大患,还不是易如反掌?”
他此举不单单是为了给江南织造局打开销路,更加有一个深层原因。
历史上万历三大征中的援朝抗倭,便是在十年之后,织田信长下属丰臣秀吉统一倭国后,对于扩张的野心,妄图征服朝鲜,再染指大明。
此战打了整整六年,虽说大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