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此怕是万历新报对于阳明心学之解读?”
申时行抬眼:“恩府却也不是如此?”
张居正莞尔。
上次来访西山,已然过了月余。
可便是短短一月的时间,西山却恍如隔世一般。
西山大门之前,原本陡峭泥泞的道路,被愈发拓宽起来。
一条笔直的新路出现,仔细一看便可发现,其中所用乃是石子与某种特定泥浆混合。
依着这种材料,道路异常平坦开阔,甚至在道路上来往运货的车马,都显得快速许多。
而在道路两旁,则是延绵不绝的荞麦田,京城九月麦子早已收割完毕,冬小麦也未曾播种,可仅仅是播种的这些荞麦苗子,却也能够令人心旷神怡。
一时间,张居正颇有一种误入桃源之感。
他皱眉说道:“此乃何物,铺设道路竟这般平坦。”
申时行努力回忆一番:“根据万历新报所述,还有机械学院之奏报,此物也是张同知首创,名为水泥。
据说比之往日砖石黏土,要更加省力,却能够更加坚固。”
张居正皱眉:“怕是靡费不少吧?”
“学生倒也不知。”申时行脸上有些尴尬,“自立机械学院以来,里头捣鼓出不少新奇玩意儿,这水泥仅仅是冰山一角。
依照机械学院内翰林的说法,此物若能成,我大明将再无边患之忧。”
“好大的口气!”
经过申时行这么一提及,张居正算是想起来这个茬。
自从机械学院成立以来,便有不少国子监监生,还有北直隶学子加入。
往日里奇技淫巧不能入仕,尚且有不少学子研究,此番大明机械学院提供了一些入仕手段,虽不比翰林院,可总归也能当官不是?
不少觉得科举无望之生员,便加入到机械学院与医学院参与研究。
西山之行,还没见到张允修,便给来了个“下马威”,张居正自然是不服气的。
此番入西山,自然要有个由头,张居正与申时行二人隐匿了身份,以工部官员之名,前来西山探查。
这工部尚书曾省吾最为支持西山,自然在西山也最受尊敬。
往日里,工部与西山皆有合作,听闻有官员前来,便丝毫不敢怠慢,派遣了一名向导,给二位大人带路。
张居正本就想要来个“微服私访”,自然不会受人束缚,于驿站等待的功夫,便与申时行二人朝着西山村而去。
短短几个月,西山脚下便建立起一个偌大的村子,说是村子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没有城墙的城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