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出马。
在拍卖会后堂内,朱应槐与张元昊二人,围着一幅画仔细端详一番,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评价。
朱应槐:“此画上有‘宣和中’宝印,乃是宋徽宗赵佶所设宣和画院之印信。还有‘柯氏敬仲’,乃是前朝柯敬仲之印信,此人于前朝担任奎章阁鉴书博士等职务,想来不会有错。”
张元昊则是点点头:“确实如此,顾长康之画作犹如‘春蚕吐丝’,人物衣纹的线条细劲挺秀,看来此画乃是真品了,想来上拍卖会,底价定个六千两为佳。”
此二人平日里便游手好闲,对于这种古董珍宝,也花过大把时间去研究,自然也算得上鉴宝行家了。
念及于此,朱应槐不由得有些感慨。
“早些年,这一份画作虽说珍贵,却也炒不到六千两,三千两算是顶天了,近些年来却是不同咯,各类古董珍奇价目越来越贵”
他这番话,让张允修不免有些注意。
西山拍卖会确实一定程度上炒高了古董价格,可仅仅一个拍卖会,目前还没那么大的影响力。
古董价目提升唯一解释那便是,随着西方新航路的开辟,大量白银已然开始涌入了明朝。
从事海贸走私的士绅商贾们,各个腰包赚得盆满钵满。
同时,万历元年开始推行,到今年推广全国的一条鞭法,也同样促进了货币白银化的进程。
其中种种加起来,促使各类奢侈品价目暴涨,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了。
想到这里,他不由得有种紧迫感。
得快些将这群士绅商贾手里的银钱“骗”出来,将银子投入到该去的地方。
还有开海一事
正当张允修思虑的时候,张元昊试探性询问说道:“师尊觉得如何,此画能否上拍卖会。”
听闻此言,张允修凝眸看了一眼,皱眉说道。
“形制看起来是不错的,可总觉得有些不对劲。”
他不太懂古董,可脑袋里头有后世相关古董的原图,对照一番便能觉察出不对劲了。
这个时候,坐在上手一直百无聊赖磕瓜子的万历皇帝,远远瞥了一眼,便十分不屑地说道。
“假的。”
一时间朱应槐与张元昊二人都不免惊讶,将画作看了又看,还是看不出什么端倪。
朱应槐拱手行礼说道:“还请陛下赐教。”
万历皇帝胖脸露出一丝笑:“此东晋顾恺之《斫琴图》,真的藏在皇宫里头。”
三人相顾无言,真要鉴宝还得是看皇帝,毕竟这位才是见过天下古董珍宝最多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