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产量迅猛,后续定然会逐步减少”“藕煤价格必然上升”
这些语句在张四维的眼里,显得异常的刺眼。
他不可置信的模样,手都有些发颤,再重新翻开了账目,对照了相关条目之后,整个人陷入到震惊之中。
“不可能!这不可能!”
张四维瞪大了眼眸,近乎有些癫狂的模样。
“如何能够上升呢?黏土用量如何能够上升!”
要想制作那藕煤,有两个原料不可或缺,一个是煤粉,一个便是黏土。
将二者以九一的比例混合,放入模具之中,或是用炉子烘干,亦或是晾晒干燥。
这煤粉多少量,张四维手上自然是没有确切数目的。
可他可以通过,近期西山工坊的牛马车出入,简单计算得知到黏土的用量,以此来推测出这藕煤的产量。
依据从前的记载,还有《京畿西陲矿志》的一些描述来说。
简单估计一下,这西山煤藏,最晚三个月时间,凿出的矿洞便会因为渗水原因,难以为继。
这仅仅是保守估计。
张允修手底下那可是一万多名工人,比之从前开采规模要大上许多,就算是有技术的改良,可时至今日,账目也该有所下降才是!
然而,张四维反反复复计算了几遍,都只是得出一个结论。
西山黏土用量非但没有减少,反倒呈现一个上涨的趋势!
这便可能预示着,三个月以来,西山藕煤的产量非但没有减少,反倒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!
可张四维在那《京畿日报》上,所看到的分析研究报告是——京城所接收的藕煤数量,这一个月以来,每日几乎都在减少!
多余出来的藕煤去了哪里?
是张允修在虚张声势,还是他有了其他手段?
极大的落差,让张四维难以相信这个事实。
“这不可能!西山如何能够增产?甚至还越来越多,这与《京畿西陲矿志》描述不符!”
“百年来,所有人开采西山煤矿都符合此道理,为何偏偏你张士元例外?”
“假的!都是假的!”
“张士元!你竟敢做假账!”
“你还在耍老夫!你这个挨千刀的!”
站在门口,细细观察里头的王勇,紧紧皱起眉头。
“这老头又开始发疯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