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会在意这点润笔之资?况且此乃为国为民之举,微臣并非舍不得银子,而是怕黄白之物污了陛下的手啊!”
朕在意。
万历皇帝很想直接脱口而出,可他终究是个脸皮薄的人。
转念一想,这报纸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,况且他也真不至于非要那几百两银子。
万历皇帝表面上很想反对张居正,但口嫌体正,新政带来的好处,他是结结实实享受到的。
自万历元年,施行张居正改革以来,国库收入虽不能说完全盈余,可也比隆庆朝好上太多了。
要知道,嘉靖朝太仓存银岁入不过是两百万余两银子,可到了万历六年左右,太仓银便已然岁入四百五十馀万两。
到了万历十年,便连太仆寺的存银也达到了四百余万两银子。
足以说明,张居正改革乃是在缓解国家财政赤字方面,还是卓有成效的。
这些年,万历皇帝一逮到机会,便会从着户部调取银子,供应内帑支用。
前些年,万历皇帝趁着张居正葬父离京,就想着让户部调用二十万两银子到内帑支用。
可惜还是被张居正给发现了,最终只拿到了十万两银子。
不过即便如此,万历皇帝的内帑也是充裕的。
所以皇帝显得很大度,他摆摆手说道。
“罢了,既然是利国利民之事,我便去做了又何妨?不要你那点银子。”
见到皇帝一脸爽快的样子,张允修不由得眯起眼睛说道:“陛下,报纸的收益您也是看到了,我这还有个买卖,不知陛下有没有兴趣?”
“买卖?”万历皇帝顿时警惕起来,似乎害怕张允修觊觎他的内帑,他连忙振振有词地说道。“先生们常说,天子不可与民争利,朕身为皇帝,如何能够行商?”
小民思想不可取啊!
张允修在内心吐槽一番,知道万历皇帝乃是个铁公鸡,暂时放弃了跟皇帝要钱的打算。
出了养心殿,张允修迎面便碰上了皇帝贴身大伴张诚。
实际上,在万历九年这个节点,张诚的身份并不太高,冯保统领内监,身兼司礼监掌印太监,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,可以说是宦官职位的顶点了。
张诚便有些惨了,连个秉笔太监也没有混上。
不过正是因为他职位较低,且又是皇帝身边的老人,地位才更显意义。
比起时刻兼管皇帝的冯保,万历现在显然更加信任张诚。
“请公公带我出宫吧。”
张允修拱拱手说道。
“张大人随我来。”张诚从神游物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