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利兄做中间人,我自然是信得过的。张生你的能力和胆识,我也略有耳闻。合作可以谈。具体是哪种方式?股权投资,项目合作,还是借贷?”
“都可以谈。看郭生哪种更方便。”张建军表现得很灵活,“我个人倾向于项目合作,比如昌荣地产那块地,我们可以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。或者郭生看好工业邨的前景,注资入股也可以。”
“嗯…”郭广荣沉吟片刻,“这样,我让我的团队近期和你的人接触一下,先看看项目的具体资料和规划。如果合适,资金不是问题。我在汇丰和渣打也有些朋友,或许能帮上点小忙。”
这话暗示性很强,显然利铭泽已经提前和他通过气。
“那太好了。谢谢郭生!”张建军举杯示意。
“互利互惠。”郭广荣也举起杯。
初步意向达成,气氛更加融洽。三人又聊了些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和商业机会,郭广荣见识广博,言谈风趣,张建军大多时候安静倾听,偶尔插话,却总能切中要害,让郭广荣不由又高看了他几分。
宴会结束时,双方约定由陈威廉带队,下周与郭广荣的团队进行正式磋商。
送走客人,利铭泽对张建军道:“郭广荣这人,做生意还算公道,但极其看重利益和风险控制。想让他真金白银拿出来,你得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东西。”
“我明白。谢谢利生成全。”张建军诚恳道谢。他知道,没有利铭泽的面子,郭广荣这种级别的南洋巨贾,根本不会正眼看他。
“好好干。香江的未来,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。”利铭泽拍了拍他的肩膀,转身离去。
离开利府,坐进车里,张建军立刻对副驾的龙五道:“让陈威廉连夜准备资料,所有数据务必准确,规划要做得漂亮。另外,让钟先生帮忙查一下郭广荣团队核心成员的背景,尤其是他们的商业偏好和决策习惯。”
“是。”
引入南洋资本,是至关重要的一步,绝不能出错。
几天后,陈威廉带队与郭广荣的团队进行了首轮接触。谈判进行得并不轻松,郭氏团队专业而挑剔,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核实追问。但陈威廉准备充分,应对得体,双方虽偶有争论,但总体氛围还算融洽。
就在谈判进行期间,龙四那边收到了冯永发传来的第二条信息。
这一次的信息更加具体:怡和总部确实对九龙仓现状不满,空降的新经理已内定,来自伦敦总部,擅长资本运作和地产开发。其到任后的第一个重大计划,可能是推动九龙仓旗下码头仓库的搬迁和原址的豪宅开发项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