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想爬起来给张建军磕头。
张建军伸手扶住他:“举手之劳。老先生怎么称呼?怎么惹上这些人的?”
“鄙人…鄙人姓周,周永泉。以前在南洋的厂子里做过无线电工程师。”老者喘着气,苦笑道,“年前回了香江,本想靠修理点电器糊口,结果生了场病,借了印子钱…利滚利就…”
无线电工程师?张建军心中微微一动。
这年头,懂技术的人可不多见。
“周师傅是工程师?”张建军语气缓和了些,“你这摊子可惜了。”
他看着被砸烂的摊子,那些收音机、零件散落一地,其中不少元件其实还能用。
周永泉叹了口气,默默地去收拾那个他拼死护住的旧木盒子。
打开一看,里面是一些更精密的万用表、电烙铁和几本外文技术书籍,保存得很好。
“吃饭的家伙,不能丢啊。”周永泉喃喃道。
张建军帮忙收拾着散落的有用零件,状似无意地问道:“周师傅对现在的电子市场怎么看?比如…电子表?”
周永泉愣了一下,推了推鼻梁上破碎的眼镜:“电子表?用的是石英振荡器吧?精度高,是未来的趋势。不过现在成本还太高,核心的集成电路和显示模块都依赖进口,日本那边技术领先很多。”
行家一开口,就知有没有,这周永泉确实是个懂技术的。
“如果…我有办法用最低的成本,做出能用的表芯呢?”张建军低声问。
周永泉眼睛猛地一亮,但随即又黯淡下去:“成本很难降下来…除非…除非能找到替代的廉价元件,或者重新设计电路…但这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和…”
他说到这里,突然停住了,惊讶地看着张建军:“先生…那…那电子表…”
张建军笑了笑,没直接回答,而是递过去五十块钱:“周师傅,这钱你拿着,先把摊子支起来,买点必要的工具和零件。我看你这里有些元件还能用。以后说不定有合作的机会。”
周永泉看着那五十块钱,手都有些发抖。
这不仅是钱,更是希望和尊重,他漂泊半生,一身技术却落得如此境地,没想到今天竟遇到贵人。
“先生…这…这使不得…无功不受禄…”
“拿着。”张建军语气不容拒绝,“我看重你的技术,好好养伤,把摊子弄好,以后帮我做点东西,工钱另算。”
周永泉不再推辞,千恩万谢地接过钱,老眼都有些湿润。
张建军帮他简单收拾了一下,便转身离开。
一个懂技术的老师傅,在后续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