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你们青工组手脚快,脑子活,基准工时可以定得更有挑战性一点!敢不敢?”
“敢!有啥不敢!”王小虎立刻挺起胸膛,“主任放心!我们组保证第一个做出样子!”
“周师傅,”张建军转向周铁柱,“质量是根本!倒扣不是目的,是让大家时刻绷紧这根弦!您经验最丰富,质量把关这块,您多费心!标兵奖励,就由您来提名!”
周铁柱感受到信任,用力点头:“主任放心!质量这块,我老周盯着!”
“老陈,刘工,”张建军最后道,“你们负责协助各组制定工时、核算奖金,确保公平透明!尤其是奖金分配,必须有理有据,让大家心服口服!”
分工明确,责任到人。方案在二车间各组内部会议上公布,并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工时协商。
因为有组内民主协商的过程,加上张建军的威望和王小虎等骨干的带头表态,虽然也有担忧,但抵触情绪远比预想的小。
尤其是青工们,对“多劳多得”充满了期待!
试点第一周,钳工二车间成了全厂瞩目的焦点!
王小虎的青工组嗷嗷叫,基准工时定得合理偏高。小伙子们你追我赶,优化流程,互相帮忙,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!
当周五车间内部公示板上贴出第一份“小组超额工时及奖金池预提表”时,王小虎组赫然列在第一!
预提奖金池高达120块!组内人均能分到十几块!整个车间都轰动了!
“我的天!王小虎组真行啊!人均十几块!”
“这还只是预提!干满一个月还得了?”
“咱们组基准工时是不是定低了?下周得调整!”
“质量!都仔细点!废品要倒扣钱的!”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!其他组的工人眼睛都红了,不用组长催促,自动就开始琢磨怎么提高效率,怎么保证质量。
老陈组和周铁柱组也不甘示弱,组内讨论更热烈,工时调整更务实,干劲被彻底激发出来。
但也遇到了问题。
周铁柱组里有个姓赵的老钳工,技术没得说,但手脚确实慢了点,在新的组内节奏下,只能勉强完成自己的定额。
看着组里年轻人讨论奖金分配,有些落寞。周铁柱发现问题,没有硬压,而是召集组内骨干开了个小会。
“赵师傅的手艺,没得挑,关键件还得靠他把关。但他手脚慢是事实,按现在的分配,他拿得少,心里不是滋味。”周铁柱开门见山。
“我看这样,”一个骨干提议,“咱们组不是有些精度要求特别高、别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