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早已笼罩着他,生机在一点点离他而去,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,或者更确切地说,没有向命运讨饶。体力已经难以为继,精神却至死不渝,进而迸发出无穷的力量。人在肉体上的确显得渺小,可这渺小更突显出精神上的伟大。
此时,正是审视人类与自然抗衡的时刻。无形世界中的神灵目睹了这一切:一方是粗暴蛮横的大自然,另一方是孤身奋战的一个人;一方是茫茫的虚空,另一方是崇高的灵魂。双方都在较着劲。这场胶着的拉锯战似乎马上就能看到结局。
人类的毅力仿佛起到了震慑作用,雨势渐渐减弱,显出一副大势将去的样子。
大自然的让步给了方嘉桦喘息的时间。此时,他的体力早已消耗殆尽,只是凭借毅力勉强支撑。他十分清楚眼前的困境,自己不可能和孩子一起逃离险境。再拖下去,危险只会有增无减,两人随时都可能命丧黄泉。凶猛的河水并未溃败,依然在虎视眈眈。两人之中只有一个能逃脱,另一个则需献祭给深渊。
人生往往会面临这样的艰难抉择:非此即彼,二选一。此时方嘉桦迎来了最终的考验:是苟且存活,愧疚一生,还是牺牲小我,成就大我?是保存肉身,亦或精神永存?
在献身的时刻,人们也许会遇到这类仿佛是死神提出的问题:你真的要这样做吗?
方嘉桦没有丝毫犹豫,他必须把握住这最后的一线生机。他一只手勉强握住了一块贴合掌心的石头,另一只手拼尽全力将孩子托举上岸。做完了这件事,他长嘘了一口气,像是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。
精神一放松,身体的疲惫感便如潮水般袭来。方嘉桦全身虚脱,像一口布袋似的滑落水中。他感觉自己消融在寒冷、沉重和无尽的黑暗中。他阖上了双眼。很快,他便被河水淹没。
河面重新恢复了平静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此时,乌云渐渐散去,一颗流星划破天际,在茫茫夜空中留下了一道凄美的光迹。
夕阳的余晖洒在了墓园里懒洋洋的松树上。放眼四周,轻雾在松枝间缭绕升腾,一层若隐若现的薄雾模糊了线条,淡化了色彩。此刻,墓园里没有脚步声,也没有说话声,一切都在静默中静止不动了。
鸿影一个人行走在静悄悄的墓地里。他转了一圈,终于找到了方嘉桦的墓碑。他站在墓碑前,眼里盈满了泪水,内心如同汹涌的波涛一般翻腾着。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,记忆的风帆驶进了往昔的岁月,重温了老师那短暂而光辉的一生:他懂得学生的心,能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浇灌学生的心灵;他用不懈的耐心、信念和意志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