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40 年 1 月 21 日,这一天阳光明媚,万里无云。李振华、张国华以及 51 集团军的一众战术参谋和教官们,乘坐着车辆,缓缓地驶向张家界新一军军部。
当车辆抵达军部时,郑洞国、宋文章、邓经儒等新一军的主官们早已率领着军部人员和第一批学员,以及余 2 师的各级军官们,整齐地站在军部大门口,迎接李振华等人的到来。
李振华从车上下来,他身着笔挺的军装,身姿挺拔,气宇轩昂。郑洞国等人见状,立刻快步上前,向李振华敬礼,并高声喊道:“报告总座,新一军军部所有人员并预 2 师参加培训班所有军官在此迎接总座以及司令部所有教官!”
李振华面带微笑,向众人回礼,并说道:“郑军长,还有诸位弟兄,大家辛苦了!但是,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,只要日寇一日不除,我们就不能有任何松懈!”
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回荡在军部的上空。众人齐声回答:“是总座!”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,响彻云霄。
走进了新一军军部会议室,在各自位置上坐好,李振华向众人说:“各位,介于预2师并没有坦克营,所以关于步坦协同作战,将抽调荣誉一师坦克营到预2师参加训练。”
随后李振华的目光再次落在陈明仁身上,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:“子良兄啊,我了解到目前预2师尚未拥有坦克营,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。苏俄方面援助了国民政府一批苏式武器,其中就有不少的坦克!校长已经和我商议过了,很快,将会有两个营的坦克被分配到我51集团军,这样一来,正好可以填补预2师和新三十三师所欠缺的坦克营编制。所以呢,希望你能够督促部队加紧训练,尽快熟悉并掌握这些坦克的操作和运用。”
尽管华夏军队在与日军的对抗中,整体上处于后撤的态势,但不可忽视的是,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,华夏军队就已经成功消灭了七八十万的日军部队。这一战绩不仅让北部的苏俄对华夏军队的实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,也让他们看到了华夏军队在抗击日本侵略方面的巨大潜力。
苏俄深知,要想有效地遏制日本的进攻势头,就必须依靠华夏军队的力量。因此,他们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华夏的军事援助,以确保华夏能够持续地牵制住日本的军事行动。
而李振华所领导的第51集团军,在战争中屡立奇功,其卓越的战斗表现和赫赫战功,使得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优先装备苏式武器的部队之一。然而,李振华此时已经拥有了充足的德式装备,因此对于轻武器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