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金叶要赶车回乡下,帮着收拾完桌椅碗筷便告辞离开了。
备下的肉和菜太多,天热不好存放,何金凤留何家人吃过晚饭才放他们回去。
临近中考,何金凤不让两个小的刚打扰向暖复习,只林志刚偶尔跑来向暖的屋子问不会的题。
中考生的课业有多繁忙全在自己个儿,老师只起个督导作用。
向暖对中考知识已全面掌握,每天的空闲时间还算充足,用了两个晚上,将开时装定制店的方案做了出来。
何晶晶很准时,第三天一大早就过来了。
向暖边吃饭,边把方案上的内容给何晶晶大致讲了一遍。
看着从经营模式,到针对的客户人群等面面俱到的开店方案,何晶晶对着向暖一个劲儿的竖大拇指。
“我当初该多花些心思在学习上的,学到用时方恨少呀!”
一旁的何金凤撇撇嘴,忍住话头没打击亲侄女。
不是学习的料,努力了也不见得有大用,除了招弟姐妹三个,遗传了他们老何家基因的孩子就没有一个擅长学习的。
志刚就是典型的例子,刚知道用功时进步很显著,到后面余力就不足了。
每天睁开眼就是背,闭眼睡觉的前一分钟都在算题,成绩却怎么也上不去了,今年怕是难能考得上高中。
向文礼和向暖都建议林志刚走体育生的路子,没必要死磕不擅长的文化领域。
体育生的路也不好走,何金凤想让林志刚试试,分数实在够不上普高再考虑读体育类的学校。
向暖策划的私人订制服装店并非传统的裁缝店,不做缝缝补补的活,只承接高质量的成衣订做,主要针对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中青年群体。
这个年代能季季添置像样新衣的,也只有爱美的成年女性和需要应酬的成熟男性。
上有政策下有对策,等店面开起来,也不耽误继续卖成衣,两桩生意完全可以相互成就。
现今店面租金不算太高,市中心百货大楼附近的商铺每月每平方米平均一点二元。
服装定制店需要有成衣展示区、试衣区和工人工作区,地方不能太小,至少需要五十平以上的铺面,一年的租金在八百至一千左右,且避免生意起来后出现店面纷争,店面的租约必须签三年以上。
一台商用缝纫机二百至三百不等,购置三台缝纫机需八百块上下,再加上熨斗等一些制衣用品,粗略算作一千块。
向暖不了解现今的装修行情,跟孟五大致打听了一番,人工不贵,但因各种装修材料稀缺价格高,想要将店铺拾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