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烤红薯!(2 / 6)

豫章公主拿起红薯看了看,“可是现在是秋季啊!不是种的时候!”

“算是提前准备的,现在需要种一下,等红薯发芽.”萧然没有说太多,因为几人也不明白,都没见过这种东西,甚至是没听说过。

但还是跟着萧然去了菜园子里面。

萧然挖坑,三娘和两个小公主按照萧然说的把红薯放在坑里面。

不知道这好不好吃,但是觉得跟着萧然这样很好玩。

菜园子不大,剩下不少。

等来年秧苗长出来,应该可以种不少。

萧然也不知道没有化肥,在这个时代亩产能有多少。

暂时萧然也不会告诉李丽质几人红薯土豆的亩产,至于玉米,萧然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种。

之前的玉米都太嫩了。

“好了,我们回去吧!”萧然有点小期待。

红薯亩产,远超粟米、小麦等传统作物。

在贞观年间“斗米不过三、四钱“的基础上,红薯的推广将使关中、河东等核心产区粮食储备量激增。

以长安为例,若城郊推广红薯,可满足城内数十万人口三个月的口粮需求,极大缓解因水旱灾害导致的粮价波动。

更关键的是,红薯块根可窖藏半年以上,配合这个时代已有的义仓制度,能构建起更稳固的备荒体系。

红薯对土壤要求极低,在沙质荒地、山地均可种植。

这将推动唐代农业向“立体开发“转型:平原区继续种植粟麦,丘陵地带推广红薯,形成多层次种植结构。

据《唐六典》记载,贞观年间全国耕地约8亿亩,若其中10%改种红薯,产量也是非常惊人的,甚至是可以让粮食总量翻倍。

红薯藤蔓扦插技术简单易学,这个时代的农民无需复杂培训即可掌握。

这将加速农业技术扩散,甚至反向促进传统作物的种植改良。

农民可能借鉴红薯的垄作技术优化小麦种植,提升整体亩产。

同时,藤蔓作为优质饲料,将推动养殖业发展,形成“粮-畜“良性循环。

红薯的推广可能使大唐人口峰值提前到来。

据《通典》记载,天宝十四载唐朝人口约5300万,若红薯提前普及,预计开元年间即可突破6000万。

高产作物带来的剩余粮食可转化为商品粮,催生更多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。

这些新富阶层可能通过科举、捐纳等途径进入仕途,冲击传统门阀势力。

武则天时期兴起的庶族官僚群体,可能因红薯经济而提前形成气候。

最新小说: 冲喜侍妾(古言1v1H) 一人:八奇技强?可我内丹已成! 普普通通打工蛇[末世] 潮来不钓(年上1v1) 轻轻【NP】 漫漫长夜 Re0:当代剑圣竟是我哥?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大小姐淫乱日常(NPH) 天下凶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