哦,baguette,法式长棍。
但是,这根丑陋的进度条比法式长棍还丑啊。
好容易在控制中心完成了一系列的操作,薛凤起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,立刻换上航天服,坐上考察车,驶出基地,往舱元计划工厂而去。
远远的,他便看见阳光下多出了不少白色的反射体。
那是新复制出来的ai机器人。
他粗略地数了数,估计有五、六十个。
“第一次,这里的ai机器人数量比人多了......”
考察车路过舱元计划工厂,他扭过头,透过车窗望去。
果然,一切都已经停工。
而按照新的智能注入流程,这里的ai机器人已经加入他们的新同类,劲头十足地开始部件生产线和工厂建设了。
薛凤起将车停下,满意地从驾驶舱,透过开阔的前挡玻璃看着眼前的景象。
到这里,他才找到真正的感觉。
ai机器人们非常有序地分为三组,一组以同样的步长,迈着整齐的步伐,走向建筑材料储存仓库,第二队则在火箭发射基地的地基旁边慢慢走动,定位最后的施工地点,第三队只有少数几个。
他们,在扮演项目经理的角色,在指挥,在协调,在监督。
薛凤起瞪大了眼睛。
原来这个系统的智能程度已经先进如斯!
过去三年,我却仅仅在使用它的初级功能......让一堆聪明的ai机器人搬砖......
不过,观察了一会儿之后,他发现第一组和第二组的ai机器人动作有些微微不同,不是完全的整齐划一。
而那几个项目经理,似乎彼此之间有些争执,或者往最好的情况去推测,也只是在沟通协调。
在他们争执的时候,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动作便会放缓。
薛凤起皱了皱眉。
他又想到了当初在舱元计划工厂里被自己第一次发现的不协调。
那两个首次面对面的ai机器人。
然后在脑海中蹦出一个算式。
0.99*0.99*0.99*0.99*0.99= 0.95
一点点微小的误差,任其积累起来,便会成为偏差,最后变成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