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不知名的角落会有不知名的种子生根发芽,有些却是如罂粟般的毒瘤,她想报道的不全是美好,眼前这个人,这个商人,真的能做到坚守吗?
徐登凤只回道:“报道需要与经济利益保持一定的距离。”
徐实纪松了口气,有些无奈道:“那不是我能左右的,医疗腐败,新闻腐败,甚至孩子上学都要给老师送礼,新闻敲诈迟早成为一种主流。周围人却都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一马当先,说到底还是因为群众素质低,没有法治和公平的观念。我那么欣赏你,就是因为我知道你对法律的信仰,你一直以来的坚守……”
徐登凤打断她:“时代在进步,法律在完善。扫黑除恶反腐一直在进行中,当年我们村长还因为贪了村民的低保钱被立案调查,太阳有升起的过程,你要等光照进来。”
“你说得对,不好意思是我太着急了。”
徐登凤安慰她:“媒体人作为社会的喉舌至关重要,我很欣赏你的性格。一个真正能坚守职业操守,恪守职业道德的新闻媒体人。”
徐实纪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,笑笑:“我只是不想看到新闻从社会工具变成犯罪的工具,所以我严格地要求着自己,不仅仅是做新闻而是做任何事方方面面都要干干净净!只有这样才能无愧无畏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。”
“你让我想到了九八年南方都市报的记者,他揭幕了地沟油事件。”
“我没有那么伟大……我只知道人生不过百年,能做到欲望不失控才是真正的财富。所以那些物质上的生活无法打动我,我依旧能为了理想去坚守,能睡好每一个安稳觉。”
徐登凤点头:“很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,足够积累,机遇到了,事情就成了。徐记者是有大爱的,你爱这个国家爱国家里的每一个人,你渴望社会安定,渴望让三到五代人在一种稳定富足的社会中成长,渴望一种天下无贼。这是你的热爱。现在我要和你谈一谈我的热爱。”
徐实纪不自觉坐地更正。
徐登凤淡然一笑:“殊途同归。”
徐实纪喜极而泣,她这一路遭遇了太多不理解,她这样的年纪不谈温饱只谈理想不是没有遭遇过指责,当一家报社两家报社全都与她背道而驰,她也曾怀疑过自己,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,她将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,这个世界没有话筒,她就自己打造一支话筒!只是没有一家印刷厂愿意和自己合作。
要么就是价格高得离谱,也能理解,毕竟风险在这。
还好徐登凤找到了她,她拿出一大笔钱投资自己,还告诉她愿意低价印刷她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