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盏书屋 > > 江海潜寻 > 第121章 帕克斯顿与“水晶宫”

第121章 帕克斯顿与“水晶宫”(2 / 3)

这个保护现场,在多年前被称为“水晶宫”。

如今,透过连排的巨幅玻璃门,能看到已经加固好的残船,安放在室内。

四周的一应器械,仍如当初一般设置,像兵士一样,护卫着他们的“王”。

郭超仁想起新闻里,沉箱包裹着沉船,被拖进“水晶宫”的一幕,便问:“我记得,当时博物馆和海滩之间,还专门留了空间,让沉船能顺利拖进来”。

“是的,当时博物馆也没有完全修好,周围的配套措施都还没完善。残船拖进来之后,水晶宫里在进行发掘研究,水晶宫外同步动工,用浪花纹饰的玻璃来封楼。”

所谓“水晶”,指的就是拱形的巨幅的玻璃门窗。不过,在建筑领域,“水晶宫”一称,却有一个来历。

任燃、郭超仁并非设计从业人员,对此并不了解,经萧方一说,才知“水晶宫”这个称法,是来自19世纪的首届世博会。

19世纪的前半叶,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。1851年,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,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及其丈夫阿尔伯特公爵,准备组织首届国际工业产品博览会。

博览会的选址,是在伦敦海德公园里。由于是首届博览会,无论是经费还是经验都很不足,再加上环保爱好者以“担心破坏生态”之由,反对在公园里建展馆,使得博览会从一开始就遭遇种种难题。

而在所有的问题当中,最棘手的还是展馆的设计与建造。此前,博览会的组织者,已向国内外发出展馆设计邀请。

设计师们各展其才,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就提供了两百多个方案。因为这些方案都是古典、永久的建筑样式,未来会继续“侵占”海德公园的地盘,所以都没有被采纳。再说,组织者没有足够的时间,去修建那样的建筑。

就在此时,一位皇家园艺师约瑟夫·帕克斯顿,呈上了他的设计方案。

只见,帕克斯顿用立面图、剖面图相结合的方式,画出了展馆的基本形式。照他的设计,博览会的建筑外形,是一个造型简单的阶梯状长方形,上有一个垂直拱顶,此外再无赘余的修饰。

至于建筑材料,则是使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。这样的设计,既通透明亮,造价低廉,又兼顾了生态环保,便于拆除。

对于这个临时性建筑设计,众人都表示满意和期待。当时一位道格拉斯·杰罗德的作家,将帕克斯顿的这种设计,称之为“水晶宫”,也算恰如其分。

此后,这种类型的建筑,都被赋予了“水晶宫”一称。

当年,水晶宫修建好了之后,博览会顺

最新小说: 漫漫长夜 从柯南元年开始建立穿越者联盟 潮来不钓(年上1v1) 大小姐淫乱日常(NPH) 一人:八奇技强?可我内丹已成! Re0:当代剑圣竟是我哥? 冲喜侍妾(古言1v1H) 轻轻【NP】 天下凶神 普普通通打工蛇[末世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