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跨洋航线,从广东外海经西沙群岛、南沙群岛一带直接航向目的地。作为一艘民间贸易船,‘南海一号’很可能选择的是后者。”
往左一转,一副黑白的幕墙赫然于眼前。只见幕墙上画着惊涛骇浪和众多船舶,上面写着“‘南海一号’之谜”“是海盗袭击吗?”“是船只超载吗?”“是风浪肆虐吗?”“是船只触礁吗?”等不同大小的数行字。
郭超仁问:“我记得,‘南海一号’的沉没原因没有定论,行业内普遍认为是综合原因。不过,最新的研究进展我没有特别关注。”
他自然是想听听萧方的解释。
萧方一脸遗憾:“关于这一点,目前仍然没有定论。我们还是倾向于除了‘触礁’之外的综合原因。”
“那我们持续关注吧。”任燃笑道。
萧方点点头,指了指前方:“前面陈列了一些出水文物,主要是瓷器。我们去看看吧。”
三个人走走停停,有时讨论出水文物,有时探讨策展思路。
这些瓷器中,以江西景德镇窑系、浙江龙泉窑系、福建德化窑系、福建磁灶窑系、福建闽清义窑系为主,釉色多为青、白、酱、青白,至于器型更是多种多样,不胜枚举。
在出水瓷器展览的对面,是一幅名为《海丝漫卷》的彩绘长卷。在它的跟前,人们只能仰望。
萧方介绍道:“彩绘长卷的材料为瓷板画。瓷板画,是一种高温陶瓷,获得了专利技术,具有负氧离子、抗菌的特点。”
“建馆时间不短了,但瓷板画看起来还很新。”郭超仁说。
任燃走近观察后,却问:“制造工艺复杂吗?”作为一个科研人员,他更关心的是技术层面。
“制造工艺,有数印、描红、染翠、丝印等22道工序。特别繁琐,但效果也确实不错。”
逐一去看,《海丝漫卷》的彩绘长卷,分九个篇章情景,以南宋时代背景和“南海一号”船员的生活场景,来反映海丝文化主题。
一开始,是“万里海道”部分,“烽火隔驼影,巨舶通蕃乡;万里开海道,孤身闯天涯”的诗句,道出了南宋时期,因陆上丝路受阻,不得不开辟海道的历史背景。
接下来,“海丝奇珍”“匠心造船”“蕃商互市”“海天情长”“丝路通达”“量天测海”“怒海惊涛”部分,用极富感染力的画卷,呈现了开辟海道、发展海丝之路的艰辛和荣耀。
最后一个篇章情景,是“深海潜龙”,诗曰:“关山万里同明月,琥珀千年始放光。人间正道从来险,待到龙腾天下惊。”
画面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