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耿岳不明白。
“种珊瑚就不说了,文物埋葬在水底,不见天日,等于是沉睡或是死亡。而你把它捞了出来,可不就是赋予新生吗?”
“有道理,通透。”虽说童婳的话经不起细琢磨,但耿岳也心悦诚服。
“哦,对了,我这有瓜子。吃瓜子吗?”因为聊天,童婳捧着瓜子忘了嗑。
“不了,我们这几天只能吃师傅配的菜。”耿岳忙推拒。
郭超仁嘴巴动了动,终究还是没说那个“吃”字。童婳不由莞尔。
三人又闲聊了一阵,童婳才切入正题:“超仁哥,我请教你一个问题。”
“写稿子遇到难题了?”
“嗯。”童婳说,“我今天想写一写,在提取文物时,用的‘绷带包裹法’和‘氮冷冻法冷冻法’。绷带那个,我觉得不用多着墨,主要是‘液氮冷冻法’。”
“不明白的地方,你说说看。”
“我查了一些材料,材料里说,液氮冷冻法主要用于制作制冷剂。液氮性质稳定,速冻方式有三,一是液氮浸渍冻结,二是液氮冷气循环式冻结,三是液氮喷淋冻结。我想知道,在水下考古当中,我们用的是哪种方式?”
“一般是第一种。”
“为什么呢?”
“液氮浸渍冻结,是把文物置于进入液氮中,实现快速冻结。液氮喷淋冻结,必须与文物或食品进行热交换。在水底呢,哪有什么热交换!”
童婳一怔:“食品?”
“对啊,”郭超仁笑,“冰箱里也用的。”
想起来了。起初,冰箱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,这种制冷剂的速度比较慢,后来市面上的冰箱,已有不少改用了液氮。
童婳点点头:“怪不得这么熟悉,原来是它。那我知道怎么写了,我可以从冰箱制冷说起,这样会更有生活气息。”
闻言,耿岳流露出欣赏的眼光,郭超仁却翻起了手机,不一会儿递给童婳:“你可以先写分子冰淇淋。读者会更有兴趣。”
“分子冰淇淋?这是什么?”童婳很困惑。她对吃这种事,一直保持着“能吃饱不饿死就行”的态度,很少吃什么新鲜玩意儿。
“这个么,”郭超仁来了劲,“一种在国外很流行的高端冰淇淋,吃起来会冒烟,口味么,有香草、奥利奥、榴莲、蔓越莓、巧克力、芒……”
童婳小声而礼貌地打断他:“哥,我只想听原理。”
“原理的话,”郭超仁想了想,“液氮的沸点很低,零下196度。卖家先选好各种原料,淋上牛奶,再把液氮淋在杯子上,只需要两三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