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亡的日夜。
她猛地转头,目光焦急地在大殿内搜寻。
还好,只一眼,她就松了口气。
芙儿并未走远。
她就站在不远处,正踮着脚,好奇地向里张望着。
人群中央,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和尚,正盘膝而坐,闭目讲经。
他声音不高,却奇异地能传入每个人的耳中,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。
慧能大师,白马寺的得道高僧。
京中的达官显贵,无不以能得他一句指点为荣。
而在人群的最里层,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襟危坐,神情虔诚的周老夫人。
她身边只带了两个贴身的嬷嬷,正全神贯注地听着慧能大师讲法。
周老夫人一生信佛,对慧能大师更是推崇备至,只要大师开坛,无论风雨,她必然亲至。
她悄步上前,正想将芙儿拉回来。
讲经声却在此刻停了下来。
周老夫人双手合十,恭敬地问道,“大师,老身有一事不明,还望大师解惑。”
慧能大师缓缓睁开眼,那是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,平和而深邃。
“老夫人请讲。”
“孙儿从显,此去边关,路途遥远,军务凶险,不知此行……”
她的话未说完,但其中的担忧之情,已溢于言表。
慧能大师的目光却并未在她身上停留。
他的视线越过层层叠叠的人群,稳稳地,落在了那个满眼都是好奇的小小身影上。
整个大殿,瞬间安静了下来。
慧能大师的脸上,露出一抹慈和的微笑。
“这孩子,命格贵重,非同凡品。”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周老夫人惊愕地回头,当她看清被大师注视的竟是芙儿时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。
“是个福禄厚泽,能庇佑亲族的好孩子。”
慧能大师的声音再次响起,字字句句,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。
孟时岚心中一动,走上前,轻轻牵住了女儿微凉的小手。
她对着慧能大师,盈盈一拜。
“大师谬赞了。”
她的声音不卑不亢,清脆柔和。
“其实,三年前白马寺上香有幸见到大师,那时大师便已为小女批过命。”
她抬起头,迎上慧能大师的目光,唇边带着一抹浅笑。
“大师当时便言明,孩子有福,一生顺遂。”
慧能大师闻言,眼中露出一丝了然。
他看着孟时岚,又看了看她身边的芙儿,脸上的笑意更深了。